时间: 2025-05-07 07:07: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07:14
立功亦云可,于世能无情。
屈体丧厥节,宁若埋我名。
极不过馁死,馁死胜饱生。
是翁醉中语,细味足叹惊。
寄奴复典午,吾其无目成。
这首诗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冷淡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作者认为,立功的事情固然可以,但在这个世俗的世界里,难免会失去真情实感。屈身迎合,失去了自己的节操,还不如默默无闻地埋葬自己的名声。即使生活再困苦,饿死也总胜于饱生。诗中所说的“翁”,指的是陶渊明,他的醉中言语,细细品味令人感慨不已。最后提到“寄奴”,这是对权贵的讽刺,表示自己无意追求权势的生活。
方回,字梦得,号震川,是宋代著名的诗人和文人。他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深受陶渊明的影响,常常在作品中体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鄙视。方回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常借鉴古人的意象,表达个人的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
这首诗写于方回对世俗功名的思考之际。他通过对陶渊明的欣赏,表达了自己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诗中提到的“醉中语”,不仅是对陶渊明的追忆,也是对自己人生观的自省与反思。
方回在这首诗中通过对功名与自由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他对人生的独特见解。诗的开头便指出,立功虽然被世人所推崇,但在这个无情的社会中,追求功名往往会失去真正的情感与自我。接下来,屈身迎合他人,失去节操的生活,甚至不如选择默默无闻,过一种清贫的生活。这样的观点极具反叛精神,挑战了当时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诗中提到的“馁死胜饱生”,更是通过极端的对比,传达了作者对物质生活的轻视。方回认为,即使面临饥饿的困境,也比在名利场中苟延残喘要好。最后,提到陶渊明的醉言,体现了对其生活态度的赞同与羡慕,既是一种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也是一种对现实的无奈与叹息。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既有对个人价值的思考,也有对社会现象的批判,显示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名利的冷淡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世俗价值观的质疑与反叛。诗中通过陶渊明的形象,展现了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启发读者思考人生的真正意义。
方回的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对功名利禄的追求
B. 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C. 对亲情的思念
D. 对历史的反思
诗中提到的“翁”指的是谁?
A. 李白
B. 陶渊明
C. 王维
D. 杜甫
“极不过馁死,馁死胜饱生”的意思是?
A. 饿死比活得好重要
B. 活得再好也不如饿死
C. 饿死与饱生无所谓
D. 饿死是人生的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