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6:02: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6:02:13
次韵重令升四咏·寻幽亭
作者: 朱翌 〔宋代〕
帝遣银河下太微,余波散绕野人扉。
此行步步有佳处,盘礴孤亭试解衣。
帝王派遣银河从太微星下流,余波轻轻地环绕着野人的门扉。
这次出行的每一步都有美好的景致,雄伟的孤亭让我试着解开衣服。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银河”与“太微”均与古代天文、神话相关,体现了诗人对宇宙的想象与对自然的热爱。诗中“野人”意指隐士,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作者介绍:
朱翌,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诗人游览时,或许是在一处风景秀美的亭子中,表现了他在自然中的愉悦与思考,反映了宋代人们对自然的崇尚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次韵重令升四咏·寻幽亭》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与个人心境的诗作。诗的开头以“帝遣银河下太微”引入,展现了天上银河流动的壮观场景,给人一种高远的感觉。这种开篇的描绘,不仅让人联想到宇宙的浩瀚,也暗示着一种神秘的力量在影响着人间。接下来的“余波散绕野人扉”,则将视线转向人间,呈现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状态。
第二联的“此行步步有佳处”,表达了诗人对旅行中每一步美景的欣赏,显示出他心灵的愉悦与对美好事物的敏感。最后一句“盘礴孤亭试解衣”,则不仅仅是对环境的直接描写,更是一种对自由与放松的渴望,似乎在呼唤人们从日常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享受自然与内心的宁静。
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的崇尚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给人以深思与启发。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传达出一种宁静、洒脱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银河”是指什么?
A. 一条河流
B. 天上的星河
C. 一条湖泊
“余波散绕”中的“余波”指的是什么?
A. 水波的余韵
B. 风的余波
C. 星星的余辉
诗中的“野人”是指什么样的人?
A. 城市居民
B. 隐士
C. 探险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王维的《山居秋暝》中,同样描绘了自然的美丽与宁静,展现出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朱翌的《寻幽亭》则更强调个人的内心感受与对自由的渴望,两者在意境上各有千秋,却都体现了唐宋时期文人对自然的热爱与追求。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