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25: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25:08
寄仲弥性祝子权
作者: 朱翌 〔宋代〕
博士曾瞻穆穆光,
贤良犹抱汉文章。
江山不隔梦千里,
鸿雁欲归书数行。
蝇变岂能分白黑,
木灾初未有青黄。
逡巡岁晚成何事,
捧腹看傩驱不祥。
寄给仲弥性祝福子权
曾经的博士,面容庄重而光辉,
贤良之士仍然承载汉代的文章。
江山虽远,梦里却能相隔千里,
鸿雁想要归来,寄来几行书信。
蝇虫的变化岂能分清白与黑?
木头的灾难尚未出现青黄之色。
岁末将至,究竟会成就什么呢?
捧腹大笑,看那傩戏驱赶不祥。
朱翌是宋代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他的作品常融汇古今,情感真挚,注重抒发个人情怀与对社会的观察。朱翌的诗中常见对历史的思考,尤其对汉唐文化的推崇。
《寄仲弥性祝子权》是朱翌寄托于朋友的一首诗,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通过情景描写,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身边事物的观察与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理想的深刻理解。首句“博士曾瞻穆穆光”开篇即提及高人,从而引出对理想与抱负的追求。诗中对江山、鸿雁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即使身处远方也能心心相印的情感,体现了人际关系的深厚。在“蝇变岂能分白黑”中,诗人以蝇虫的变化为喻,反映了对世事变化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微小事物的关注。最后两句“逡巡岁晚成何事,捧腹看傩驱不祥”则将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现了对未来的无奈与幽默,暗示着对生活的不确定性的豁达态度。整首诗形式严谨,意象鲜明,情感真挚,既有历史的厚重感,也有个人的细腻思考,是一首难得的佳作。
整首诗通过对理想、友情、时光流逝的思考,传达出一种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及对生活的乐观态度,表现了诗人对人际关系与人生哲理的独特理解。
诗中的“博士”指的是:
A. 一位学者
B. 一位将军
C. 一位商人
D. 一位农民
“鸿雁欲归书数行”中的“鸿雁”象征什么?
A. 朋友的到来
B. 书信
C. 旅途的遥远
D. 亲人的思念
“逡巡岁晚成何事”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思考?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时间的流逝
C. 对金钱的追求
D. 对爱情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