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12:54: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12:54:10
万姓业居一弹丸,
八公何在路漫漫。
中原北望已尘暗,
边地秋来又枣丹。
猎猎阴风征骨乱,
茫茫夜月鬼声寒。
老兵指点擒生处,
岘首残碑带泪看。
全诗翻译:
众多百姓的家园仅如弹丸之地,八公山却在何方,路途遥远漫长。仰望中原,已是烟尘弥漫,边疆的秋天又带来了丰收的枣子。阴风猎猎,令人感到战骨无存,茫茫夜色中,鬼声凄凉。老兵指着捕获敌人的地方,站在岘首的残碑前,满含泪水地看着它。
吴龙翰,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所知,作品多表现出对社会现状的关注与对历史的反思。他的诗风多为沉郁、悲凉,常用历史背景来表达个人情感。
这首诗作于战乱之后,诗人通过对八公山的描写,表达对历史事件的回忆和对百姓苦难的同情,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民生困苦的现实。
这首诗通过描绘八公山的景象,寄托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战乱的痛苦回忆。开头“万姓业居一弹丸”便点明了诗人对百姓生活困苦的关切,形象地传达出众多百姓在小小土地上安家立业的艰辛。接着,诗人通过“八公何在路漫漫”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追寻及其重要性的反思,显现出一种对过去辉煌的追忆与现实的无奈。
“中原北望已尘暗,边地秋来又枣丹”,表现出诗人对中原战火连绵的忧虑,以及边境在战争中依然能有丰收的复杂情感,展现了一个对比鲜明的图景。接下来的“猎猎阴风征骨乱,茫茫夜月鬼声寒”则增添了诗歌的阴郁气氛,利用阴风、鬼声等意象塑造出一种战后的恐惧与悲哀,令人感受到战火给人心灵带来的重创。
最后两句“老兵指点擒生处,岘首残碑带泪看”则将主题升华,展现了历史的残酷与对逝去生命的追思。老兵的指点不仅是对过去战斗的回忆,也是对当下与未来的反思,残碑则成为历史的见证,承载着无数的悲伤与希望。
全诗通过对历史的追忆和对百姓苦难的同情,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反思与对生命的珍视,揭示了历史的残酷与人性的脆弱。
诗中“万姓业居一弹丸”意为:
A. 百姓的家园很大
B. 百姓的家园很小
C. 百姓不再居住
D. 百姓的家园繁荣
“猎猎阴风征骨乱”的意思是:
A. 风声轻柔
B. 风声刺耳且让人感到恐惧
C. 风声温暖
D. 风声动听
诗中提到的“岘首残碑”象征:
A. 未来的希望
B. 历史的记忆与教训
C. 生活的美好
D. 战争的胜利
对比《春望》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同样表现了对战乱后国家与人民苦难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人生命运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