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3:14: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3:14:34
春晚留淮上
作者: 吴龙翰 〔宋代〕
淮山历历春云澹,
淮水汤汤夜月辉。
此处杜鹃啼不到,
江南行客未成归。
春天的傍晚,淮山在淡淡的云雾中清晰可见;
淮水在夜月的照耀下波光粼粼。
这里杜鹃的啼鸣没有传来,
江南的游子还未能归家。
杜鹃啼鸣在古代诗词中常常与思乡、离别的情感联系在一起。传说中杜鹃在春天啼叫,是为呼唤游子归乡,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吴龙翰,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感受使他的诗作富有情感与意境。
《春晚留淮上》创作于春天的傍晚,诗人可能在旅途中,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与思乡之情。诗中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自然景色的热爱。
《春晚留淮上》是一首描绘春天夜晚自然景色的诗作,诗人在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淮山与淮水在春云与夜月辉映下的美丽景色。开头两句“淮山历历春云澹,淮水汤汤夜月辉”,描绘了春天的柔和与宁静,画面清新而优美。借助“历历”与“汤汤”两组词,诗人将山水的清晰与流动表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
接下来的“此处杜鹃啼不到”,转折中带出诗人的情感,杜鹃是春天的象征,而此处却听不到它的啼鸣,暗示着游子孤独而未归的心情。最后一句“江南行客未成归”,将诗人的思乡之情推向高潮,表达出对故乡的无尽思念与归家的渴望。
整首诗在描写自然美的同时,也通过对比与意象的运用,深入探讨了游子在春晚时分的孤独与思念,情感真挚且细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体现游子在春晚时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自然美的欣赏,情感深邃而细腻,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故乡之间的情感纽带。
诗中提到的水体是什么?
A) 长江
B) 淮水
C) 黄河
D) 赣江
诗人通过哪个意象表达游子的思乡之情?
A) 淮水
B) 杜鹃
C) 夜月
D) 春云
诗中“汤汤”这个词的意思是:
A) 水流平静
B) 水波荡漾
C) 水面干燥
D) 水流湍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