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9:53: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9:53:45
飘飘谪仙子,闭门逃世諠。
达哉柴桑翁,心远地乃偏。
羡公隐廛市,高拍前人肩。
园林富花木,景象罗春妍。
翠鸟鸣高枝,白鱼游深渊。
鱼鸟欣有托,吾庐兴悠然。
诗瓢贮烟云,茶鼎烹银蟾。
有此佳绝处,那受名利鞭。
鹊尾闻妙香,片心超九天。
渊然消万虑,流光纬三田。
乾坤任簸弄,追踪古偓佺。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飘飘的谪仙子,象征着远离喧嚣,追求清静的理想;柴桑翁则是指陶渊明,心境远离尘嚣,生活在偏僻的地方。诗人羡慕那些隐居于市井之中的人,仿佛在追随前人的足迹。园林中繁花似锦,春天的景色美不胜收;高枝上的翠鸟与深渊中游动的白鱼,象征着自然的和谐与安宁。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享受着悠然自得的生活,手中把玩着诗瓢,烹茶于银蟾之上,似乎不为名利所困。最后,诗人提到追逐古代隐士的生活,感到从容自在。
吴龙翰,宋代诗人,生活于较为动荡的时代,作品常常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出对当时社会的思考与批判。
《心远堂》创作于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之时,他渴望寻找一处宁静之地,过上隐居的生活。诗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政治纷争的逃避。
这首诗通过描绘隐逸生活的种种美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名利的超然态度。开头两句以“谪仙子”引入,既表现出一种飘逸的感觉,也暗示了诗人的追求与期望。接下来的“达哉柴桑翁”,则引出陶渊明这一隐士形象,强调心灵的自由与宁静。诗中意象丰富,如“园林富花木”、“翠鸟鸣高枝”、“白鱼游深渊”,将自然的美丽与诗人的闲适生活融合在一起,令人向往。
在诗的后半部分,通过“诗瓢贮烟云,茶鼎烹银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享受,似乎在说,即使身处世俗,也可以通过诗酒茶来达到一种心灵的归宿。最后几句中,诗人表达了对古代隐士的追逐和对世间万虑的淡泊,体现出一种洒脱与豁达的生活态度。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意境中,流露出一种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令人深思。
全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世俗名利的超然态度,反映出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
诗中提到的“柴桑翁”指的是哪位诗人?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来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