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23:21: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23:21:25
灞陵西去古时桥。烟柳画唐朝。
攀条欲尽,问春何许,无复小蛮腰。
苍波袅弄斜阳影,秋色渐寒皋。
去也临歧,笛声凄楚,呜咽起双桡。
这首诗描绘的是灞陵古桥的景象。烟雾缭绕的柳树勾勒出唐朝的画面。我攀着柳条快要尽头,不禁问春天在哪里,已经没有了往日的柔美身姿。苍茫的水波在斜阳下轻轻摇曳,秋色渐渐让岸边变得寒冷。离别之际,在岔路口,笛声凄楚,仿佛在为离去的舟桨呜咽。
姚华是清代的著名诗人,其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本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灞陵美景,表达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离别的惆怅。
这首《少年游》以灞陵桥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古老的水乡风景画,诗中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还蕴含了深厚的情感。开篇提到的“灞陵西去古时桥”,就让读者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接着“烟柳画唐朝”则将场景进一步渲染,仿佛可以看到唐代的繁华景象。诗人在春天的柳树下徘徊,感受到时光的流逝与美好的消逝,“问春何许,无复小蛮腰”流露出一种失落感,春天的美丽已经不复存在。
“苍波袅弄斜阳影,秋色渐寒皋”则将时光推向了秋天,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反映出内心的孤寂与惆怅。最后一句“笛声凄楚,呜咽起双桡”在离别时刻响起,笛声如泣,象征着对过往的怀念和不舍,给整首诗带来了情感的高潮。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在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美好回忆的怀念,展现了人与自然、历史之间的深厚联系。
诗中提到的“灞陵”是指哪个地方?
A. 长江
B. 黄河
C. 灞河
D. 赣江
“烟柳画唐朝”中的“画”字用得恰当吗?
A. 是
B. 否
诗中哪个意象代表了离别的情感?
A. 柳树
B. 笛声
C. 斜阳
D. 苍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