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0:39: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0:39:06
霁霞散晓月犹明。
疏木挂残星。
山径人稀,翠萝深处,啼鸟两三声。
霜华重迫驼裘冷,心共马蹄轻。
十里青山,一溪流水,都做许多情。
晨曦明朗,残月依旧明亮。
稀疏的树木上挂着几颗星星。
山间小路人迹稀少,翠绿的藤萝深处,传来几声鸟鸣。
霜华压得驼毛裘衣冰冷,而我的心情却与马蹄一样轻快。
十里青山,一条溪水,皆让我生出许多情思。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绘清晨山水的景象,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内心的宁静与愉悦。诗中对“霜华”的描绘,体现了宋代对自然细腻的观察。
作者介绍:林仰,宋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时期,其作品常表现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清晨,描绘了作者在早行途中所见的自然风光,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悟和内心的宁静。
林仰的《少年游(早行)》是一首描绘清晨自然景色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开篇的“霁霞散晓月犹明”描绘了雨后清晨的明亮景象,给人以开阔清新的感觉。紧接着,稀疏的树木与残星的结合,展现了夜晚与清晨过渡的微妙变化,既真实又富有诗意。
在“山径人稀,翠萝深处,啼鸟两三声”一句中,通过对山间小路的描绘,突显出清晨的宁静与人迹罕至的恬淡。鸟鸣声的出现,又为静谧的环境增添了一丝生气,仿佛在呼应着诗人的情感。
“霜华重迫驼裘冷,心共马蹄轻”则是将自然现象与诗人的内心感受结合在一起,虽然外界的寒冷让人感到不适,但诗人的心情却因清晨的美好而变得轻松。这种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最后一句“十里青山,一溪流水,都做许多情”将整首诗推向高潮,青山与流水的结合,使得诗人感受到无尽的情感,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清晨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内心的愉悦,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情感。
诗词测试:
“霁霞散晓月犹明”中的“霁霞”指的是什么?
诗中“山径人稀”表达了怎样的情景?
“心共马蹄轻”中的“马蹄”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