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44: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4:33
暗香疏影•讨春汪山,梅已半残,山茶初绽,循清水溪而返
绛衣玉骨。几酽寒自忍,徘徊明月。步绮稀逢,香海而今已如雪。休恨寻春较晚,风外笛江城吹彻。算翠禽毕竟多情,邀我入仙阙。交映苔蹊蕙磴,似人半醉醒,茶韵娇绝。不掩清光,夹道烟岚,静里溪流千折。相将一试山泉味,又咳唾纷飞琼屑。指两三含萼桃枝,后约阮郎先结。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尽管梅花已经凋零一半,山茶花也刚刚开放,诗人沿着清澈的溪水往回走。诗人赞美那些穿着绛色衣裳、骨骼如玉的人,虽然寒冷的天气让人忍耐,但在明月下徘徊却充满情趣。走在稀疏的花丛中,香气如雪般弥漫。不要怨恨寻春来得太晚,外面风中传来的笛声在江城中悠扬。算起来,翠鸟依旧是多情的,它们邀请我进入仙境。苔藓的小路和蕙草的台阶交错,仿佛人已经半醉醒来,茶的香韵绝妙。清亮的月光没有被掩盖,烟雾缭绕的小道,静谧的溪水千曲百折。我和朋友一起尝试山泉的味道,轻咳声中飞扬着琼屑。指着那两三枝含苞的桃花,约定着阮郎先来结缘。
陈匪石(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因其诗风清新、意境优美而受到人们的喜爱。他的诗常常描绘自然景色,并融入个人情感。
这首诗创作于春季,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抒发对春天的向往和对生命的感悟,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和对生命的思考。开篇以“梅已半残”引入,立刻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但随之而来的“山茶初绽”又带来了春天的生机,形成鲜明的对比。诗中穿插着明月、溪水、茶韵等意象,展现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
在情感上,诗人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与珍惜,尽管春来得稍晚,但依然有美好的事物等待探索。特别是“翠禽毕竟多情”一句,生动地表现了自然中的生机与活力,也暗示着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是一幅春天的自然画卷,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诗中所流露出的淡淡忧伤和细腻情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和深刻的思考,令人回味无穷。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生命的思考。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诗人传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中提到的“翠禽”指的是什么?
诗人如何描述春天的到来?
诗中提到的“山泉味”象征着什么?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陈匪石的《暗香疏影》更加注重春天的自然景象与细腻情感的描绘,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了个人孤独与酒的豪放,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与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