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1:46: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1:46:58
一剪梅·余赴广东实之夜饯于风亭
—— 刘克庄 〔宋代〕
束缊宵行十里强。挑得诗囊,抛了衣囊。
天寒路滑马蹄僵,元是王郎,来送刘郎。
酒酣耳热说文章。惊倒邻墙,推倒胡床。
旁观拍手笑疏狂。疏又何妨,狂又何妨?
在寒冷的夜晚,我骑马行走在十里路上,身上只带着诗囊,抛下了衣服的包袱。
天冷路滑,马蹄也变得僵硬,原本就是王郎来送别刘郎。
酒喝得酣畅,耳朵热了,谈论起文章来。
邻居的墙都被我们惊倒,胡床也被推翻。
旁边的人拍手笑我们疏狂,疏狂又有什么关系呢,狂妄又有什么关系呢?
诗中提到的“王郎”和“刘郎”可以看作是友谊的象征,古代文人常以“郎”相称,展现了彼此的亲密关系。诗中所描绘的送别场景,也是古代文人之间常见的情感表达方式,展现了友情的深厚与对未来的期许。
刘克庄,字子美,号崇甫,宋代诗人,生于1155年,卒年不详。他以豪放、奔放的风格著称,作品多涉及山水、友情、时事等。
此诗作于刘克庄赴广东任职前的送别之夜,充分表现了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及对未来生活的热切期待。诗中融入了当时社会的风气,反映出文人放浪形骸、追求自由的精神。
《一剪梅·余赴广东实之夜饯于风亭》是一首充满友情与豪情的送别诗,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将送别的情景与心情展现得淋漓尽致。首句“束缊宵行十里强”开篇即以动感的描写引入,营造出一种急迫而又欢快的氛围。诗人在寒冷的夜晚骑马行进,似乎不仅在旅途中,也在心灵深处踏上了一段新的旅程。
诗中“酒酣耳热说文章”一句,更是将饮酒作乐、畅谈诗文的欢乐场景刻画得生动有趣。此时,诗人与朋友们并肩而坐,尽情畅谈,尽显文人风采。然而,旁观者的“拍手笑疏狂”,不仅反映了对诗人行为的赞赏,也暗示了这种放浪形骸的状态在当时社会的普遍接受度。
最后一句“疏又何妨,狂又何妨?”则是对世俗眼光的反叛,表现了诗人对自由与真实自我的追求。这种洒脱与自信,正是古代文人所追求的精神境界,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抒发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洒脱态度。诗人在送别中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强调了在世俗眼光下追求自由与真实自我的重要性。
诗中提到的“王郎”指的是:
“酒酣耳热”的意思是:
诗人对“疏狂”的态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