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50: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50:49
一剪梅·袁州解印
作者: 刘克庄
陌上行人怪府公,
还是诗穷,还是文穷?
下车上马太匆匆,
来是春风,去是秋风。
阶衔免得带兵农,
嬉到昏钟,睡到斋钟。
不消提岳与知宫,
唤作山翁,唤作溪翁。
在路上的行人都在怪府公,
难道还是诗才不济,还是文笔贫乏?
匆匆上下车马,
来时是春风,去时是秋风。
不用担心带兵与农事,
玩乐到昏钟响起,睡到斋钟鸣叫。
不需要提及岳飞与知宫,
只称作山里的老人,称作溪边的翁。
刘克庄(1187-1269),字子明,号石湖,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和文学家,出身于官宦家庭,经历了南宋的兴衰,对诗词的创作有独特的见解和风格。他的诗风清新、婉约,常常融入个人的生活体验和哲理思考。
《一剪梅·袁州解印》创作于南宋时期,诗人因政治动荡和个人遭遇而感到困惑与失落,借助诗歌表达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思考。
这首《一剪梅》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诗人对当下生活的感受,表现出一种淡然的态度。诗的开头,行人对府公的指责引入了整首诗的思考,似乎在询问府公为何无法创作出好的诗文。这一问句不仅是对府公的质疑,也是对自身创作状态的反思。接着,诗人通过“下车上马太匆匆”的描写,展示了生活的忙碌与匆促,仿佛春风与秋风的交替象征着人生的变幻莫测。
在后半部分,诗人强调了与世无争的态度,表示不必为带兵与农事而烦恼,沉浸在嬉戏与安眠中,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释然。最后提到的“山翁”和“溪翁”,塑造了一种自然与人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诗人似乎在倡导一种隐逸的生活方式。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清晰的对比,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情感,反映了诗人在面对生活困扰时的无奈与解脱,体现了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与对自然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人生苦短和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寻求内心平静的愿望。
诗中提到的“春风”和“秋风”分别象征什么?
“不消提岳与知宫”意指什么?
诗中“嬉到昏钟,睡到斋钟”表达了什么情感?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深入理解《一剪梅·袁州解印》的情感内涵和艺术特点,同时也可以通过互动测试自我检验对诗词的掌握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