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3:54: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3:54:30
高日照高林,乱云吹乱岑。
饥鸢无劲羽,病马有穷心。
广术人都换,鸿文力未任。
行藏同转毂,何以慰来今?
高悬的太阳照耀着高大的森林,乱云将山岑吹得模糊不清。饥饿的鹰没有力气展翅飞翔,病马也因心力交瘁而难以奔跑。世间的广才众多却都能换来一时的名利,而鸿篇巨制的文才却难以施展。行踪和藏身如同转动的车轮,如何才能安慰我此刻的心情呢?
“饥鸢无劲羽”与“病马有穷心”体现了诗人对困境与无奈的感受,强调了无论是人还是动物,在困境中往往难以发挥其应有的潜力。“鸿文力未任”则反映了时代对才华的压制。
姚燮是清代的一位诗人,生于1715年,卒于1772年,字惟正,号韬庵,湖南人。他的诗风清新,善于描绘自然,作品常蕴含深厚的哲理。
《高日》创作于清代,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诗人内心的挣扎,讽刺了当时对才华的压制与世道的艰难。
《高日》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困惑。开篇以“高日照高林”引入,阳光的明亮与森林的高大形成鲜明对比,暗示诗人心中的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接着“乱云吹乱岑”,云的混乱象征着动荡的社会环境,也暗示诗人内心的迷茫与不安。
“饥鸢无劲羽,病马有穷心”通过对鸟与马的比喻,表现了诗人对时代的失望与对自身才能的无奈。饥饿的鹰没有力气展翅,病马也因心力交瘁而难以奔跑,这种生动的比喻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最后两句“广术人都换,鸿文力未任”,深刻揭示了社会对人才的忽视与压制,才华横溢的文人却无法施展自己的能力。结尾“行藏同转毂,何以慰来今?”则是一种无奈的自问,诗人对未来的迷茫与不安在此刻达到了高潮。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的深刻思考和对生活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动荡的无奈与对自身才能的思考,反映了清代知识分子的困境与追求。
诗中“高日”象征什么?
A. 黑暗
B. 光明
C. 忧伤
“饥鸢无劲羽”表达了什么情感?
A. 高兴
B. 无奈
C. 自信
诗的最后一句“何以慰来今”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态?
A. 满足
B. 迷茫
C. 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