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2:16: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16:12
答孔平仲二偈
熟睡将经作枕头,君家事业太悠悠。
要须睡著元非睡,未可昏昏便尔休。
龟毛兔角号空虚,既被无收岂是无。
自有真无遍诸有,灯光何碍也嫌渠。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睡眠”与“觉醒”的思考。第一句说,熟睡时仿佛将经书当作枕头,意指沉迷于世俗事务,导致失去思考的能力;而君家事业显得过于悠闲。接着,诗人认为真正的“睡眠”并非只是表面的沉睡,而是要保持清醒,不能随意沉浸于昏沉之中。接下来的句子提到龟毛兔角被视为空虚的象征,实际上这是无所收获的表现;最后一句强调,真实的“无”遍布于所有事物之中,而灯光的存在并不会妨碍这个道理。
苏辙(1039-1112),字子美,号阮亭,晚号涧翁,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弟弟。他在文学上擅长诗词和散文,风格清新,情感真挚,作品多探讨人生哲理和社会现实。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士人重视内心修养与社会责任的时代。诗中反映了对世俗生活的思索与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体现了苏辙对人生意义的追求。
《答孔平仲二偈》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诗人通过对“睡”与“觉”的探讨,表达了对人生深刻的思考。诗的开头以“熟睡”引入,暗示人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沉迷于表面的安逸,而忽视了内心的真实追求。接下来的句子进一步强调,真正的“睡”应是内心的宁静与觉醒,而非肉体的沉睡,这反映了作者对精神世界的重视。
诗中“龟毛兔角”作为虚无的象征,揭示了对世俗事物的反思,强调了空洞与无用的道理。最后一句提到的“灯光”,则象征了智慧与觉醒,说明即便在这看似无用的世界中,真实的存在与意义依然是可以被感知的。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的手法,展现了苏辙对生活的深刻理解,提醒读者在追求理想与事业的同时,保持内心的清醒与觉悟。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提醒人们在追求事业时,应该保持内心的觉醒与对真正意义的追求,而不是沉迷于表面的安逸。它探讨了“有”与“无”的哲学关系,强调了精神世界的真实与重要性。
诗中提到的“龟毛兔角”象征什么?
A. 有用的东西
B. 虚无的东西
C. 自然的东西
诗中强调的真正的“睡”是什么?
A. 表面的沉沉
B. 内心的宁静
C. 身体的休息
诗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A. 沉迷于世俗
B. 保持内心觉醒
C. 追求名利
可以与王维的《终南山》进行对比,王维的诗同样探讨了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结合,展现了对生活的不同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