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2:58: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58:37
送赵叔自吏部知福州四首
(作者:赵蕃)
当年治安策,通达如贾谊。
汲黯不留内,似非朝廷美。
得非萧望之,政事要详试。
两州已有声,刺史还连帅。
这首诗表达了对赵叔的祝福和对政治前途的思考。诗人在回忆当年治理政务的策略时,认为应该像贾谊那样通达明理。而汲黯之所以未能留在朝廷,似乎并非是朝廷的美德。难道不是因为萧望之的原因吗?政务需要仔细考量和试验。两州已经有了名声,刺史还需要连同军帅一起治理。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赵蕃,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反映出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对政治的关注。他的诗往往涉及政治、历史等主题,具有一定的政治性和历史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赵蕃送别赵叔赴福州任职之际,反映了对好友前途的祝福和对政治局势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提及,表达了诗人对政治的深刻洞见和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开头两句提到贾谊和汲黯,两位历史人物,分别代表了成功与失败的政治生涯,传递出在政治道路上通达与不通达的反思。接下来的句子则更为直接,指出今天的政务需要仔细考量,强调了对官员品德与才能的重视。最后的句子则将两州的声誉与刺史的治理结合起来,暗示了地方治理的重要性。整首诗在形式上严谨,句式对仗,展现了古典诗词的韵律美,同时在内容上也富有深意,值得细细品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集中在对政治理想的思考与对友人前途的祝愿,反映了古代士人的抱负和对治理的关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贾谊是哪个朝代的政治家?
A. 唐朝
B. 汉朝
C. 宋朝
D. 明朝
汲黯未能留在朝廷的原因是什么?
A. 疲惫不堪
B. 朝廷的美德
C. 政治斗争
D. 个人意愿
诗中提到的“刺史”是什么角色?
A. 皇帝
B. 地方官员
C. 军事指挥官
D. 文士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