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江上雨》

时间: 2025-05-06 02:46:01

诗句

冥冥众树昏,浩浩一江浑。

急有回风韵,轻无入雾痕。

鸟啼丛竹岭,人卧落花村。

门巷春泥滑,谁来共酒尊。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46:01

原文展示:

冥冥众树昏,浩浩一江浑。
急有回风韵,轻无入雾痕。
鸟啼丛竹岭,人卧落花村。
门巷春泥滑,谁来共酒尊。

白话文翻译:

在昏暗的天色下,树木显得模糊不清,宽阔的江面浑浊不堪。
突然间,狂风回旋,轻柔的雨丝却在雾中无影无踪。
鸟儿在竹林的山岭上啼鸣,人们则在落花的村庄中安静地卧着。
门前小巷因春雨变得泥泞,谁能来一起共饮美酒呢?

注释:

  • 冥冥:形容天色昏暗、不明。
  • 浩浩:形容水面宽广而浑浊。
  • 回风韵:指风的回旋,带有韵味。
  • 入雾痕:形容雨丝轻柔,无法留痕。
  • 鸟啼:鸟鸣声。
  • 丛竹岭:竹林环绕的山岭。
  • 人卧:人悠闲地躺着。
  • 落花村:指春天落花的村庄。
  • 门巷:指家门口的小巷。
  • 春泥滑:春季雨水多,泥土湿滑。

典故解析:

本诗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描绘的自然景象与人的生活状态,反映了明代文人对自然的感悟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这种表达方式在古代诗词中常见,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高启(1487-1535),字太华,号山石,明代诗人,文学家,工于诗文,尤以诗名重。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表现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

创作背景:高启的创作背景主要为明代中期,那时社会动荡、士人生活艰辛。他的诗往往反映出他对安静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江上雨》是高启的一首描写春雨的诗,充满了自然的气息与人文的情怀。诗的开头“冥冥众树昏,浩浩一江浑”即设置了一个幽暗、浑浊的境界,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这种模糊的意象引导读者进入一种沉静的氛围。接下来的“急有回风韵,轻无入雾痕”则通过对比表现了风的急促与雨的轻柔,仿佛在描绘一幅动态的自然画卷。

而诗的后半部分“鸟啼丛竹岭,人卧落花村”则将视角转向人,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和谐。鸟儿在竹林中鸣叫,人与落花之间的安逸生活,生动展现了一个恬静的村庄景象。最后一句“门巷春泥滑,谁来共酒尊”则是对生活的反思,诗人在这春雨绵绵的时节,渴望与友人共饮,体现了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情的向往。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自然景色,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又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孤独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描绘了昏暗的自然环境。
    • 第二联则通过风雨的对比,展现自然的变化。
    • 第三联转向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描绘鸟鸣与人卧的闲适。
    • 第四联总结了春雨的情景,表现了诗人的渴望。
  • 修辞手法

    • 诗中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如“急有回风韵”用风的回旋描绘了自然的韵律。
  • 主题思想

    • 诗中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流露出对友情的渴望与生活的思考。

意象分析:

  • 重要意象
    • 江水:象征着生命与流动。
    • 鸟啼:代表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 落花:常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易逝。
    • 春泥: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泥泞,暗含生活的复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自然环境是怎样的?
    A) 明亮清晰
    B) 昏暗浑浊
    C) 清新明快
    D) 寒冷刺骨

  2. 诗中提到的“鸟啼”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
    A) 悲伤
    B) 幸福
    C) 生机
    D) 宁静

答案

  1. B) 昏暗浑浊
  2. C) 生机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诗词对比: 高启的《江上雨》与王维的《鹿柴》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高启的诗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王维则更强调自然的静谧与孤独。两者在意境的营造上各具特色,反映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高启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高启诗集》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杜城茅斋二首 东行别矴斋 东武二首 东武二首 东湖晚眺 东湖春日 吊太白 邓正字宅见刘明复所画麓山秋景 登大岯 道中闻蛙声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狐疑犹豫 想头 一无所好 舌字旁的字 泣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鹵字旁的字 包含耫的词语有哪些 话里带刺 黽字旁的字 刘郎前度 贝字旁的字 追魂夺命 踏节 行字旁的字 葛缕 制锦操刀 豁辣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