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渔家傲引·子月水寒风又烈》

时间: 2025-07-26 20:48:35

诗句

子月水寒风又烈。

巨鱼漏网成虚设。

圉圉从它归丙穴。

谋自拙。

空归不管旁人说。

昨夜醉眠西浦月。

今宵独钓南溪雪。

妻子一船衣百结。

长欢悦。

不知人世多离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20:48:35

原文展示

渔家傲引·子月水寒风又烈
作者:洪适 〔宋代〕
子月水寒风又烈。巨鱼漏网成虚设。
圉圉从它归丙穴。谋自拙。
空归不管旁人说。昨夜醉眠西浦月。
今宵独钓南溪雪。妻子一船衣百结。
长欢悦。不知人世多离别。


白话文翻译

在子月里,水寒风又猛烈,捕捉到的巨鱼从网中漏掉,成了空设。
我徒劳地从它身边返回丙穴,真是自我愚蠢。
无论别人怎么说,我空手而归。昨夜我在西浦的月光下醉眠,
而今夜我独自在南溪钓鱼,雪花纷飞。
妻儿一条船,衣物堆积如山,
我长久地欢喜着,却不知道人世间有多少离别。


注释

字词注释:

  1. 子月:指农历的十二月。
  2. 圉圉:形容鱼的样子,或指鱼的叫声。
  3. 丙穴:古人所指的某个地方,这里可以理解为归宿。
  4. 百结:形容衣物很多,堆积如山。

典故解析:

  • 西浦月:可能指代水边的景象,月夜下的宁静。
  • 南溪雪:描绘在雪中钓鱼的情景,象征孤独与清冷的自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适(生卒年不详),字宗师,号玉山,南宋词人,擅长写词与诗,作品多表现渔家生活,情感细腻,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北方寒冷的冬季,描绘了渔夫在恶劣天气中独自钓鱼的情景,反映了渔民的艰辛与对家庭的思念。


诗歌鉴赏

《渔家傲引·子月水寒风又烈》是一首描绘渔家生活的诗,展现了渔夫在艰苦环境中仍保持乐观态度的精神。诗的开头以“子月水寒风又烈”引入,描绘了寒冷和恶劣的天气,给人一种沉重的氛围。然而,诗人并未因此而气馁,反而用“巨鱼漏网成虚设”来表达对命运的无奈和对捕获的渴望。

接下来的“昨夜醉眠西浦月”则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中寻找安宁与慰藉的状态,醉卧月下的闲适与孤独形成鲜明对比。今夜独钓南溪雪的描绘则进一步深化了诗的情感,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孤独的感慨。

最后的“妻子一船衣百结”展现了诗人对家庭的牵挂与责任感,尽管身处寒冷的水边,心中仍然充满对家人的思念与爱。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渗透,传达出渔民生活的艰辛和对幸福的追求,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子月水寒风又烈:描绘了寒冷的冬天,水面波涛汹涌,渔民的处境艰辛。
  2. 巨鱼漏网成虚设:表达了捕捉的失败,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努力的徒劳。
  3. 圉圉从它归丙穴:暗示着渔夫的归途,似乎是在自我安慰。
  4. 谋自拙:自嘲自己能力的不足。
  5. 空归不管旁人说:表达出对旁人看法的无所谓,强调自我内心的宁静。
  6. 昨夜醉眠西浦月:回忆过去的宁静与欢乐。
  7. 今宵独钓南溪雪:孤独的现状,强调了对自然的感悟。
  8. 妻子一船衣百结:家庭的牵挂,表达了对生活的责任。
  9. 长欢悦:内心的快乐,尽管外在环境恶劣。
  10. 不知人世多离别: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表现出人情冷暖。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巨鱼漏网”象征着生活的无常。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节奏感。
  • 拟人:用“圉圉”描绘鱼的状态,增加情感的亲切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渔民在困境中对家庭的思念与生活的坚持,展现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传达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深刻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子月:象征寒冷与艰难。
  2. 水寒:表现出自然环境的恶劣。
  3. :象征孤独与洁白,纯净的内心。
  4. :代表宁静与思考,同时也是对过往的追忆。
  5. :象征家庭的温暖与责任。

每个意象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了诗人的情感与思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子月”指的是哪个月份?
    A. 一月
    B. 十二月
    C. 二月
    D. 三月

  2. 诗人昨夜醉眠的地方是?
    A. 南溪
    B. 西浦
    C. 北岸
    D. 东江

  3. 诗中提到的“巨鱼漏网”象征什么?
    A. 生活的希望
    B. 生活的无常
    C. 生活的平淡
    D. 生活的繁荣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渔家傲》(范仲淹)
    同样描写渔家生活,情感深厚,展现了渔民的艰辛与乐观。

  2.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描绘了自然与人情的交融,情感细腻,意境悠远。

诗词对比:

  • 洪适与范仲淹的作品都涉及自然与人情的关系,但洪适更注重个体的孤独与家庭的牵挂,而范仲淹则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共鸣。两者在风格上各有特色,均表现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参考资料

  1. 《宋词三百首》
  2. 《古诗词鉴赏辞典》
  3. 《中国古代文学史》
  4. 《渔家傲的诗意与情感分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山甫赴岭口仓五言二首 其二 记小圃花果二十首 杂咏七言十首 杂咏一百首·柳家婢 杂咏七言十首 乍晴 端嘉杂诗二十首 题赵上舍崇𦝚诗卷 和竹溪三诗 其一 戊辰二月六日 送侍读常尚书绝句六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有一无二 开云见日 不孝之子 毋字旁的字 房补 包含晏的词语有哪些 无精打彩 秉公无私 反犬旁的字 丨字旁的字 眼瞳 彦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捏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涯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闹闹哄哄 口字旁的字 胸中正,眸子瞭 亅字旁的字 江南海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