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声声慢(元夕)》

时间: 2025-05-02 05:33:18

诗句

壶天不夜,宝炷生香,光风荡摇金碧。

月滟冰痕,花外峭寒无力。

歌传翠帘尽卷,误惊回、瑶台仙迹。

禁漏促,拼千金一刻,未酬佳夕。

卷地香尘不断,最得意、输他五陵狂客。

楚柳吴梅,无限眼边春色。

鲛绡暗中寄与,待重寻、行云消息。

乍醉醒,怕南楼、吹断晓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33:18

声声慢(元夕)

原文展示:

壶天不夜,宝炷生香,光风荡摇金碧。
月滟冰痕,花外峭寒无力。
歌传翠帘尽卷,误惊回瑶台仙迹。
禁漏促,拼千金一刻,未酬佳夕。
卷地香尘不断,最得意输他五陵狂客。
楚柳吴梅,无限眼边春色。
鲛绡暗中寄与,待重寻行云消息。
乍醉醒,怕南楼吹断晓笛。

白话文翻译:

这夜晚如同天壶般明亮,香烟袅袅升起,金色和碧色的光辉在微风中摇曳。
明月映照着冰冷的痕迹,花外的寒风显得无力。
歌声在翠帘之间传来,误惊了那在瑶台上的仙人踪迹。
钟声急促,拼尽千金也只为这一刻,然而美好的夜晚未能得到回报。
香气和尘土在地上不断弥漫,最得意的还是那五陵的狂客。
楚柳和吴梅,春色在眼前无限延展。
鲛绡在暗处寄情,希望重寻那行云的消息。
刚刚醉醒,害怕南楼的晓笛把这梦打断。

注释:

  • 壶天:指的是明亮的夜空,像壶一样壮观。
  • 宝炷生香:香炉中燃烧的香,形成美妙的香气。
  • 月滟冰痕:月光映照在冰冷的地面上,形成闪烁的痕迹。
  • 翠帘:绿色的帘子。
  • 瑶台:传说中的仙人居所,象征着美好的境界。
  • 禁漏:形容时间的流逝,像漏斗一样迅速流失。
  • 五陵狂客:指的是豪放的文人,文学成就卓越的人。
  • 鲛绡:一种轻薄的丝绸,常用来寄情或书信。

典故解析:

  1. 瑶台:常指道教传说中的仙境,代表着理想化的生活。
  2. 五陵:指的是古代五陵地区的豪门贵族,体现了世俗的奢华与浮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高观国为宋代词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常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元宵节,正值春暖花开的季节,表达了对美好夜晚的向往与对爱情的渴求,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情趣和社会风貌。

诗歌鉴赏:

《声声慢(元夕)》通过描绘元宵节的夜景,生动展现了节日的热闹与浪漫。开头的“壶天不夜”便勾勒出一个明亮的夜空,营造出一种梦幻的氛围,紧接着“宝炷生香”,则通过香气的描写,增强了节日的气氛。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月光下的冰痕和微寒的花外,让人感受到夜的清冷与温馨并存。

接下来的“歌传翠帘尽卷”,则引入了人们在欢乐中不小心打扰了仙人,这种误会既增添了神秘感,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词中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反映了对美好瞬间的珍惜与无奈,尤其是“拼千金一刻,未酬佳夕”的句子,更是让人感受到那种对美好时光的渴望与失落。

最后的“乍醉醒,怕南楼吹断晓笛”,通过对醉与醒的描写,表达了对离别与时间流逝的惆怅,整体上展现了作者细腻而深沉的情感。这首词不仅是对节日的赞美,更深刻揭示了人们内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壶天不夜:夜空如壶般明亮,象征着美好。
  • 宝炷生香:香气四溢,象征着节日的欢愉。
  • 月滟冰痕:月光清冷,形成了独特的意境。
  • 花外峭寒无力:寒意袭来,增添了夜的冷清。
  • 歌传翠帘尽卷:歌声传来,打破了夜的宁静。
  • 误惊回瑶台仙迹:人间与仙境的交错,体现了梦幻。
  • 禁漏促:时间匆匆,令人感慨。
  • 拼千金一刻,未酬佳夕:珍惜时间,却未能实现愿望。
  • 卷地香尘不断:香气缭绕,增添了诗的层次感。
  • 楚柳吴梅,无限眼边春色:春色的无限美好。
  • 鲛绡暗中寄与:暗中寄情,象征着思念。
  • 乍醉醒,怕南楼吹断晓笛:对梦境的担忧,表达了对美好的珍惜。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夜空比作“壶天”,增添了诗的意境。
  • 拟人:月光和香气仿佛具有生命,增加了情感的深度。
  • 对仗:整首词中对仗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描绘元宵节的美好夜晚,表达了对爱情与美好时光的珍惜,同时也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惆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壶天:象征美好的夜空,代表着理想与梦幻。
  • 月光:象征光明与希望,同时也带有一丝冷清。
  • 香气:代表节日的欢愉与生活的美好。
  • 仙人:象征理想与追求,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瑶台”象征什么? A. 仙境
    B. 人间
    C. 乡村

  2. “拼千金一刻,未酬佳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期待
    B. 愤怒
    C. 失落

  3. 诗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 比喻和拟人
    B. 夸张
    C. 排比

答案

  1. A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与高观国的《声声慢(元夕)》相比,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与爱情的珍惜,但更多的是对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苏轼的《水调歌头》则以豪放的气魄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古代诗词鉴赏》
  • 《李清照与宋词》

这篇分析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高观国的《声声慢(元夕)》,从而体会其丰富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和李中丞酬万年房署少府过汾州景云观…李早年同居此观 题苗员外竹间亭 过仙游寺 送昙延法师讲罢赴上都 客舍苦雨即事寄钱起郎士元二员外 送赵真长归夏县旧山依阳徵君读书 奉陪侍中春日过武安君庙 同耿湋宿陆澧旅舍 长安疾后首秋夜即事(一作陈羽诗) 元日朝回中夜书情,寄南宫二故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不足为怪 舌字旁的字 鬲字旁的字 翦爪断发 石字旁的字 锣鼓喧天 竜窣 三框儿的字 推土机 偏手 罪魁祸首 包含百的成语 色字旁的字 桃李精神 话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愧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笑面虎 蔽明塞聪 李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