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踏莎行》

时间: 2025-05-01 14:08:39

诗句

堪笑山中,春来风景。

一声啼鸟烟林静。

山泉风暖奏笙簧,山花雨过开云锦。

短棹桃溪,瘦藤兰径。

独来独往乘幽兴。

韶光回首即成空,及时乐取逍遥性。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4:08:39

原文展示

踏莎行
作者:张抡 〔宋代〕
堪笑山中,春来风景。
一声啼鸟烟林静。
山泉风暖奏笙簧,
山花雨过开云锦。
短棹桃溪,瘦藤兰径。
独来独往乘幽兴。
韶光回首即成空,
及时乐取逍遥性。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山中的春天美景,令人忍俊不禁。春天来了,风景如画,鸟儿的啼鸣让烟雾笼罩的树林显得格外宁静。温暖的山泉如同笙声般悦耳,雨后的山花绽放得如同云锦一般夺目。小船轻轻划过桃溪,细瘦的藤蔓沿着小径延展。我独自一人,随心所欲地游玩,享受这幽静的乐趣。回首韶光,转瞬即逝,我应及时把握当下,享受这种逍遥自在的生活。

注释

字词注释

  • 堪笑:值得一笑、令人感到可笑。
  • 啼鸟:鸣叫的鸟。
  • 烟林:被烟雾笼罩的树林。
  • 笙簧:笙乐器发出的声音。
  • 开云锦:形容花开似锦,色彩绚丽。
  • 短棹:短小的船桨。
  • 桃溪:桃花溪流,指风景优美的溪水。
  • 瘦藤兰径:细瘦的藤蔓和兰花的小径。
  • 韶光:美好的时光。
  • 逍遥性:自在的性情。

典故解析

本诗中未涉及明确的历史典故,但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色时,常常寄托了人们对生活的惬意与洒脱,体现了士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自由生活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抡,字子韶,号远之,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山水风景,表达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日,诗人漫游于山水之间,欣赏自然之美,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与乐观态度。诗中渗透着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同时也强调了珍惜当下、享受生活的主题。

诗歌鉴赏

《踏莎行》是一首描摹春日山水的词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春天的美景与内心的逍遥结合在一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和谐的统一。开篇“堪笑山中,春来风景”便点出春天的美丽和令人愉悦的心境,接着通过“啼鸟”与“烟林”,展现了春天的生命力与宁静的氛围。山泉的“风暖奏笙簧”不仅描绘了温暖的春风和清澈的泉水,更是将音乐的意象融入自然之中,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而“山花雨过开云锦”则通过色彩的对比与质感的描绘,展现了春雨过后的生机勃勃,山花如云锦般绚烂,突出了大自然的美丽与丰盈。诗人接着描写了“短棹桃溪,瘦藤兰径”,将细腻的生活情趣与自然景观结合,表现出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

在诗的尾声,诗人感慨“韶光回首即成空”,这一句道出了生命的短暂与珍贵,提醒人们要及时享乐,保持一种逍遥的性情。这种对时光流逝的思考,使整首词更具哲理性与深度,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张抡卓越的诗艺和对自然、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堪笑山中,春来风景:春天的山中风景如此美丽,令人忍不住微笑。
  2. 一声啼鸟烟林静:一声鸟鸣打破了烟雾笼罩的宁静树林。
  3. 山泉风暖奏笙簧:温暖的春风中,山泉流淌如同笙乐的声音。
  4. 山花雨过开云锦:雨后山花盛开,色彩斑斓如同云锦一般。
  5. 短棹桃溪,瘦藤兰径:小船轻轻划过桃溪,细瘦的藤蔓沿小径延展。
  6. 独来独往乘幽兴:我独自一人,随心所欲地享受这幽静的乐趣。
  7. 韶光回首即成空:美好的时光一旦回首就会消逝。
  8. 及时乐取逍遥性:应及时享乐,保持一种逍遥自在的心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花雨过开云锦”中的花朵比作云锦,强调其绚丽。
  • 拟人:将“山泉风暖奏笙簧”赋予泉水音乐的特性,增加生动性。
  • 对仗:如“短棹桃溪,瘦藤兰径”,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的主题思想在于借助自然景色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在短暂的韶光中珍惜当下、享受生活的态度,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中:象征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 啼鸟:象征生命的活力与春天的到来。
  • 山泉:象征清新与生命力。
  • 山花:象征自然的美丽和丰盈。
  • 桃溪:象征悠闲的生活与自然的亲密接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来表现春天的美丽?

    • A. 啼鸟、山泉、山花
    • B. 雪花、秋风、寒梅
    • C. 月亮、星星、海洋
  2. 诗中提到的“韶光”指的是什么?

    • A. 时间
    • B. 风景
    • C. 音乐
  3. 诗人提到的“及时乐取逍遥性”表达了什么思想?

    • A. 忍耐等待
    • B. 珍惜当下,享受生活
    • C. 忘记烦恼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孟浩然): 描写春天清晨的寂静与美丽。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辛弃疾): 表达对春天的热情与生活的享受。

诗词对比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与《踏莎行》相似之处在于它们都描写了自然景色,并传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不同的是,《春江花月夜》更多地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情感,而《踏莎行》则更突出对当下生活的享受与逍遥。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诗三百首》
  2. 《古诗词鉴赏辞典》
  3. 《诗词赏析与写作技巧》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别袁昌州诗二首 其二 别袁昌州诗二首 其一 南还寻草市宅诗 卞山楚庙诗 至德二年十一月十二日升 营涅槃忏还涂作诗并序 摄山栖霞寺山房夜坐简徐祭酒周尚书并同 游摄山栖霞寺诗并序 入摄山栖霞寺诗并序 入龙丘岩精舍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掊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齿字旁的字 詟谀立懦 韦字旁的字 小字头的字 金紫银青 巴三览四 提掷 皮字旁的字 佞给 埋缊 惜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发利市 精诚所至 治兵以信 鼎字旁的字 送往劳来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