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02: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02:49
原文展示:
暇日寓怀寄朝中亲友 薛能 〔唐代〕
命与才违岂自由,我身何负我身愁。 临生白发方监郡,遥耻青衣懒上楼。 过客闷嫌疏妓乐,小儿憨爱貔貅。 闲吟一寄清朝侣,未必淮阴不拜侯。
白话文翻译:
命运与才华相悖,岂能自由?我自身为何背负着自身的忧愁。 临近生命的尽头,白发苍苍,才刚刚监管郡县,远远地羞于穿着青衣懒得上楼。 过往的客人感到烦闷,嫌弃娱乐稀少,小儿则憨厚地喜爱着貔貅。 闲暇时吟咏一首诗寄给清明的朝中亲友,未必淮阴侯就不能拜相封侯。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薛能,唐代诗人,字大拙,河中(今山西永济)人。他的诗歌多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有时带有忧郁和自嘲的色彩。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自身命运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薛能在闲暇时写给朝中亲友的,表达了自己命运多舛、才华未得施展的苦闷,同时也寄寓了对未来的希望和憧憬。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作者对命运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待。首联“命与才违岂自由,我身何负我身愁”直抒胸臆,表达了命运与才华不相符的无奈和自我责问。颔联“临生白发方监郡,遥耻青衣懒上楼”描绘了作者年老色衰、地位低下的现实,同时透露出对现状的不满和羞愧。颈联“过客闷嫌疏妓乐,小儿憨爱貔貅”通过对比过客的烦闷和小儿的纯真,展现了社会的复杂和个人的单纯。尾联“闲吟一寄清朝侣,未必淮阴不拜侯”则寄寓了对未来的希望,暗示即使现在不得志,未来也有可能成就大业。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命运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待,通过自嘲和典故的运用,展现了作者的无奈和希望。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命与才违”指的是什么? A. 命运与才华相符 B. 命运与才华不相符 C. 命运与才华无关 答案:B
“未必淮阴不拜侯”中的“淮阴”指的是谁? A. 薛能 B. 韩信 C. 刘邦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