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11: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11:03
满江红 己巳冬游鼋头渚,登陶朱阁,望太湖,依白石
作者: 龙榆生 〔近代〕
烟景迷濛,爱叠翠千里去程。
惊风送暮帆零乱,凄咽铃声。
炫昼仍留鸥背日,飘蓬犹恋劫馀生。
问具区兴废果何如,双泪盈。
扁舟计,悲未成。
叹尘梦,几时醒。
倚薄天栏槛,掠影潮平。
莫对遥峰删绮语,黛蛾深锁俯朱甍。
渐网收渔火起汀沙,耽晚晴。
在烟雾缭绕的景色中,心中对那千里翠绿的旅程充满了留恋。
惊涛拍打着晚帆,帆影显得零乱,传来凄凉的铃声。
即便在阳光炫丽的白天,海鸥依然在夕阳的背影中飞翔,像是漂浮的蓬草,依依不舍于世间的残余。
我不禁想问,这片土地的兴衰究竟如何,眼泪已盈满双眶。
扁舟的计划,终究未能实现。
叹息这如梦的尘世,何时才能苏醒?
倚靠在栏杆上,目睹潮水的平静影子。
不要对遥远的山峰多说无谓的华丽之语,黛色的眉头深锁着,俯视着朱红的屋脊。
渐渐地,渔火在汀沙上闪烁,晚晴的时光让我沉醉。
该诗并未直接引用经典典故,但其意象和情感表达却反映了中国古代山水诗的传统,尤其是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龙榆生,近代诗人,生于清末,卒于民国时期。他的诗风独特,常常融入对自然的深刻观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作品充满了个人情感和时代背景的交融。
这首诗作于己巳年冬天,诗人在鼋头渚游玩时写下,表达了对太湖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感慨。在社会动荡的背景下,诗人对兴废、人生无常的思考尤为深刻。
《满江红》是一首抒情性极强的诗歌,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人生的哲思。开篇“烟景迷濛,爱叠翠千里去程”引领读者进入一个朦胧而富有层次感的画面,诗人用“烟景”与“叠翠”对比,透露出对自然景色的深情眷恋,表现出一种旅途的期待与思考。
接下来的“惊风送暮帆零乱,凄咽铃声”则通过动静结合,突显了旅途的艰辛与孤独,带有一种悲凉的情绪。此处,风与帆的相互作用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不确定性,似乎预示着未来的漂泊与无助。
“炫昼仍留鸥背日,飘蓬犹恋劫馀生”中,海鸥与蓬草的意象构成了一种对自由与归属感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纠结与挣扎。最后的“渐网收渔火起汀沙,耽晚晴”则以渔火的闪烁结束,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丰富多彩,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人生、对时光流逝的深刻思考,表现出一种既忧伤又充满希望的情感基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反映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情感基调复杂而深沉。
诗中“惊风送暮帆零乱”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期待
B. 孤独和不安
C. 欢乐
“双泪盈”中的“盈”指的是什么?
A. 满溢
B. 空虚
C. 干涸
诗人的“扁舟计”未能实现,体现了他对生活的什么态度?
A. 愉悦
B. 悲伤
C. 无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