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杂诗二首》

时间: 2025-05-07 09:03:00

诗句

独居无与往,况此阴雨天。

起来复何有,诗书散我前。

偃卧一榻上,读书疲复眠。

经纶负夙志,跌荡穷吾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03:00

原文展示:

独居无与往,况此阴雨天。起来复何有,诗书散我前。偃卧一榻上,读书疲复眠。经纶负夙志,跌荡穷吾年。

白话文翻译:

独自居住无人相伴,更何况是这阴雨连绵的日子。起床后发现身边只有散乱的诗书。我躺在床上,读着书,感到疲倦后又入睡。我背负着早年的志向,却在这动荡不安中度过了我的岁月。

注释:

  • 独居无与往:独自居住,没有朋友来访。
  • 况此阴雨天:更何况是这种阴雨天气。
  • 起来复何有:起床后发现身边还有什么。
  • 诗书散我前:诗书散乱地放在我面前。
  • 偃卧一榻上:躺在床上。
  • 读书疲复眠:读书感到疲倦后又入睡。
  • 经纶负夙志:背负着早年的志向。
  • 跌荡穷吾年:在动荡不安中度过了我的岁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在孤独和阴雨天气中的心境,以及对早年志向的反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独居时,面对阴雨天气和孤独生活,对早年志向的反思和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作者独居时的孤独和无奈。诗中“独居无与往”和“况此阴雨天”表达了作者的孤寂和对外界的隔绝感。“起来复何有,诗书散我前”则进一步以诗书为伴,展现了作者的精神寄托。最后两句“经纶负夙志,跌荡穷吾年”则是对早年志向的反思,表达了在动荡岁月中未能实现理想的遗憾。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展现了作者深沉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独居无与往:表达了作者的孤独和无人相伴的寂寞。
  • 况此阴雨天:通过阴雨天气的描写,增强了孤独和忧郁的氛围。
  • 起来复何有:起床后发现身边只有诗书,突出了作者的精神寄托。
  • 诗书散我前:诗书散乱地放在面前,反映了作者的生活状态。
  • 偃卧一榻上:躺在床上,展现了作者的闲适和无奈。
  • 读书疲复眠:读书感到疲倦后又入睡,表达了作者的懒散和无奈。
  • 经纶负夙志:背负着早年的志向,反映了作者的理想和抱负。
  • 跌荡穷吾年:在动荡不安中度过了岁月,表达了作者的遗憾和无奈。

修辞手法:

  • 拟人:“诗书散我前”中的“散”字,赋予诗书以动态,增强了形象感。
  • 对仗:“独居无与往”与“况此阴雨天”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作者在孤独和阴雨天气中的心境,以及对早年志向的反思和遗憾。

意象分析:

  • 独居:孤独的意象,表达了作者的寂寞和无人相伴的感受。
  • 阴雨天:忧郁的意象,增强了孤独和忧郁的氛围。
  • 诗书:精神寄托的意象,反映了作者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独居无与往”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孤独 C. 兴奋 D. 悲伤
  2. “诗书散我前”中的“散”字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3.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满足 B. 遗憾 C. 愤怒 D. 平静

答案: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表达了作者对早年志向的怀念和现实的无奈。
  •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诗词对比:

  • 张耒的《杂诗二首》与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都表达了作者对早年志向的反思和现实的无奈,但张耒的诗更侧重于孤独和阴雨天气的描写,而苏轼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包括张耒的生平和创作。

相关查询

虞美人·夜宿蕲春三江度假村 虞美人 其二 虞美人 其五 虞美人 虞美人·园梅盛开,苦忆西湖春讯 虞美人 代馨吾作 虞美人 听雨,仿竹山体 虞美人 题辛稼轩集 虞美人草词 虞美人 其一 回文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目字旁的字 九鼎不足为重 金字旁的字 刺剑 气字旁的字 诲而不倦 鱼烂瓦解 包含陋的词语有哪些 低声 碓头 九河 采笔 语不惊人死不休 返开头的成语 年丰岁稔 行字旁的字 走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