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45: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45:36
残梦忘书帙,馀寒殢酒杯。
青铜元懒照,白纻更宽裁。
水际时独往,花边知几回。
殷勤双语燕,应自谢家来。
梦中的残影已忘却于书本之外,余寒仍在酒杯中萦绕。
青铜器皿懒于照耀,却又用白纻更宽的裁剪装扮。
在水边我时常独自走去,花边的盛开又是几次呢?
热心的双语燕子,应该是自谢家归来吧。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具体的古典典故,但燕子归来的意象常用来象征春天的到来和团聚的喜悦。燕子在古代诗词中经常与思乡、爱情等主题联系在一起。
作者介绍:元好问,字仲明,号天池,金朝诗人,文学家,才子。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咏物抒怀,作品多以个人情感为中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庚子年三月,时值春天,诗人通过描绘春日的细节,表达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绪,似乎在追忆过往,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种氛围。
《庚子三月十日作》是一首充满春日气息的诗,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个人的思索。诗的开头"残梦忘书帙",让人感受到一种梦醒时分的惆怅,仿佛在暗示着过去美好时光的流逝。接着"馀寒殢酒杯",不仅传达了春寒料峭的天气,还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寒意。青铜器皿的懒惰似乎与诗人的心情相呼应,反映出一种对生活的无奈与消极。
"水际时独往,花边知几回",诗人独自漫步于水边,观察花开花落,表现出一种对自然的敏感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最后一句"殷勤双语燕,应自谢家来"则通过燕子的归来,寄托了诗人对亲友的思念与期待,燕子象征着春天的温暖与重聚的希望。
整首诗在描绘春光的同时,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过往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期待,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细节,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盼,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温暖的希望。
诗词测试:
诗中“残梦”指的是什么?
A. 过去的美好时光
B. 新的开始
C. 梦中的景象
D. 对未来的憧憬
“青铜元懒照”中,青铜元指的是什么?
A. 碗
B. 酒杯
C. 盘
D. 书籍
诗人通过“殷勤双语燕”表达了什么?
A. 对燕子的喜爱
B. 对亲友的思念
C. 对春天的赞美
D. 对生活的无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庚子三月十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