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0:59: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0:59:10
地古村墟迥,川回县郭斜。
蒲池馀老节,菊水引新芽。
卜筑欣成趣,归耕觉有涯。
迎门顾儿女,今日是山家。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的村庄,四周环境幽静,河流蜿蜒,村落散落在山坡上。蒲池里仅剩的老蒲,依然保留着些许的生机,而菊花旁边则新长出了嫩芽。诗人兴致勃勃地在这里建造新家,回到田园耕作,感到生活是有尽头的。迎着门口,看到儿女,今日的生活就是这山中人家。
元好问(1190年-1257年),字仲明,号山人,金朝诗人、词人及书法家。他以豪放的词风和深邃的诗句著称于世,是金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
《长寿新居》描绘的是诗人构建新居、返璞归真的理想生活,反映了他向往田园、渴望宁静的心愿。创作于金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诗人希望通过诗歌表达对简单生活的追求和对家人的珍视。
《长寿新居》是一首描绘乡村田园生活的诗作,诗中展现了一个宁静、恬淡的生活场景。开头两句以“地古村墟迥,川回县郭斜”描绘了偏远的村庄,展现出一种世外桃源的感觉。诗人用“蒲池馀老节,菊水引新芽”描绘出春天的生机,蒲草虽老但仍有生机,菊花也在水边悄然生长,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和希望的萌发。
“卜筑欣成趣,归耕觉有涯”表达了诗人对新居的满意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回归自然的耕作生活让人感受到一种满足和愉悦,尽管生活有限,但却是充实而有意义的。最后一句“迎门顾儿女,今日是山家”则是对家庭温暖的描绘,诗人通过此句表达了对家庭的珍视与幸福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家庭情感的结合,突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传统价值的追求。
整首诗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家庭的珍视,展现了诗人追求宁静、自然生活的理想情怀。
诗中描绘的村庄特点是什么?
“迎门顾儿女”体现了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的“菊水引新芽”象征什么?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同样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更强调个人的独立与自然的和谐。而元好问的《长寿新居》则更加注重家庭的温暖,展现了对生活的满足感。两者的共同点在于都渴望脱离喧嚣,返璞归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