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36: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36:17
原文展示:
鹁鸪争鸣燕方乳,飞絮忽来萦短尘。眼底桃花且向人,薄暮东风卷红雨。江南春尽水如天,谁呼艇子石城边。急觞到手聊一噱,识字须悲有投阁。
白话文翻译:
鹁鸪鸟争相鸣叫,燕子刚刚孵化。飞絮突然飘来,缠绕着短暂的尘埃。眼前的桃花似乎在向人微笑,傍晚的东风卷起红色的花瓣,如同红雨。江南的春天即将结束,水面宽广如同天空,谁在石城边呼唤小船。急忙举杯畅饮,一笑而过,识字的人应当感到悲哀,因为有人因文字而遭遇不幸。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则礼,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其对自然景物的敏锐观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该诗可能创作于江南春末,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
创作背景: 该诗可能是在江南春末时节,诗人感受到春天的结束和时光的流逝,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和对文字命运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江南春末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锐感受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诗中“鹁鸪争鸣燕方乳”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勃勃,而“飞絮忽来萦短尘”则暗示了时光的短暂和无常。“眼底桃花且向人”和“薄暮东风卷红雨”进一步以桃花和红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最后两句“急觞到手聊一噱,识字须悲有投阁”则转向对人生境遇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文字命运的悲哀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丰富,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江南春末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以及对人生境遇和文字命运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鹁鸪争鸣燕方乳”描绘了什么景象? A. 春天的生机 B. 秋天的萧瑟 C. 冬天的寒冷 D. 夏天的炎热
“飞絮忽来萦短尘”中的“萦短尘”比喻什么? A. 时光的短暂和无常 B. 人生的快乐 C. 自然的美丽 D. 社会的繁华
“眼底桃花且向人”中的“且向人”赋予了桃花什么情感? A. 悲伤 B. 喜悦 C. 愤怒 D. 冷漠
“识字须悲有投阁”中的“有投阁”典故出自哪里? A. 汉代杨恽因《报孙会宗书》被投阁而死 B. 唐代李白因《将进酒》被投阁而死 C. 宋代苏轼因《赤壁赋》被投阁而死 D. 明代文征明因《滕王阁序》被投阁而死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