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44: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4:26
原文展示:
黄叶拥阶深,秋声杂暮砧。
天空孤鹤唳,露冷百虫吟。
锦暗宵衾色,琼沉晓佩音。
可怜摇落节,感此倍萧森。
白话文翻译:
黄叶积满了台阶,秋天的声音夹杂着傍晚的敲打声。
天空中孤独的鹤在鸣叫,露水冷冷地让百虫在吟唱。
夜里被褥的颜色显得暗淡,晨光中佩饰的声音沉重。
可怜那飘落的节令,感受到这一切更加萧条凄冷。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慎(1488-1559),明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工诗词,尤以其婉约风格著称。其作品多描写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常带有浓厚的忧伤情绪。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秋天,表达了作者对亡故亲友的追悼与哀怨,结合了秋天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反映出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新秋悼亡 其二》以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的凄凉与对逝去生命的怀念。诗开篇以“黄叶拥阶深”引入,立刻渲染出一种荒凉的秋意,黄叶在阶前积聚,似乎连台阶都被秋的沉重压弯。接着,诗人通过“秋声杂暮砧”描绘了秋天的声音,这种声音不仅是自然的回响,更是内心悲伤的共鸣。
“天空孤鹤唳”一句,孤鹤的鸣叫传达了孤独与思念,仿佛在呼唤已逝的亲友。诗人通过“露冷百虫吟”展现了清晨的寒冷与虫鸣,虫鸣在此时显得格外凄凉,增添了悲伤的氛围。
后半部分则以“锦暗宵衾色,琼沉晓佩音”描绘了夜晚被褥的暗淡与晨光中佩饰的沉重,这不仅是对物质的描述,更反映出内心的失落与哀伤。最后一句“可怜摇落节,感此倍萧森”则是对秋天的感慨,摇落的节令不仅意味着季节的变迁,也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无常,倍增了诗中的萧瑟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的交织,使读者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悲愁与对生命的思索,体现了杨慎在诗词创作中对人情世故的敏感与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对逝去生命的悼念,表达了对秋天的感慨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情感基调低沉而哀伤。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黄叶拥阶深”所表达的意象是什么?
A. 生机勃勃
B. 凋零与沉重
C. 繁花似锦
D. 秋天的温暖
诗中提到的“孤鹤唳”所象征的情感是什么?
A. 欢乐
B. 孤独与思念
C. 宁静
D. 迷茫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围绕哪一方面?
A. 自然的美
B. 生命的无常与悼念
C. 爱情的甜蜜
D. 友情的珍贵
答案:1-B,2-B,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