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秋夜雨中过黎氏山房 其六》

时间: 2025-05-02 14:55:30

诗句

云端发清磬,松里耿疏灯。

欲识心中事,还应出世僧。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55:30

原文展示:

云端发清磬,松里耿疏灯。欲识心中事,还应出世僧。

白话文翻译:

在云端传来清脆的磬声,松林间闪烁着孤独的灯光。想要了解心中所想的事情,还是要向那位出世的僧人请教。

注释:

  • 云端:指高空,象征着清净、超脱的境界。
  • 清磬:清脆的磬声,常用于佛教寺庙,传达宁静的氛围。
  • 耿疏灯:形容灯光稀疏而明亮,给人一种孤独但清晰的感觉。
  • 出世僧:指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升华的和尚,象征智慧与解脱。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出世僧”与禅宗思想密切相关,反映了明代文人对禅宗的崇敬与向往。禅宗强调内心的觉悟与对世俗的超脱,诗中的意境也体现了这种追求。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梁有誉,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的深刻观察而闻名。
  •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秋夜,正值雨中,诗人独自在黎氏山房中,借助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沉思与对超脱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富有禅意的秋夜。开篇的“云端发清磬”,利用音响的描绘,唤起读者对佛教文化的联想,营造出一种超然的氛围。接着“松里耿疏灯”的描写,虽孤独却不失清晰,似乎在暗示诗人在思考生命的意义与存在的价值。最后两句“欲识心中事,还应出世僧”则是对内心探索的直接表达,诗人向往超越尘世的智慧,寻找人生的真谛。整体上,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探寻,以及在自然环境中获得启示的渴望,体现了明代文人深厚的哲学思考与自然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云端发清磬:在高空中传来清脆的磬声,象征着一种超然的宁静。
    • 松里耿疏灯:松林间的灯光虽稀疏,却能照亮诗人的思索,传达出孤独感与思考的深邃。
    • 欲识心中事:想要了解自己内心的所思所想。
    • 还应出世僧:还是要向那些超脱世俗的僧人请教,他们能给予智慧的启迪。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云端的声音与磬声结合,提升了意境的超脱感。
    • 对仗:如“云端—松里”、“清磬—疏灯”,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人对内心世界的追求与对智慧的渴望,表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哲思。

意象分析:

  • 清磬:象征着清净与精神上的觉醒。
  • 松林:代表自然的宁静与孤独。
  • 灯光:象征着智慧的启迪与内心的照亮。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所提到的“出世僧”主要象征什么?

    • A. 尘世繁华
    • B. 超脱与智慧
    • C. 物质享受
    • D. 社会责任
  2. “云端发清磬”中的“清磬”指的是什么?

    • A. 清脆的声音
    • B. 一种乐器
    • C. 一种花
    • D. 一种食物
  3. 诗中“耿疏灯”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热闹
    • B. 孤独与思考
    • C. 迷茫
    • D. 兴奋

答案:

  1. B. 超脱与智慧
  2. A. 清脆的声音
  3. B. 孤独与思考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夜喜雨》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王维《终南山》:同样描绘了自然与内心的结合,但更侧重于对山水的描写,以表达隐逸者的生活哲学。
  • 李白《夜泊牛津》: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风格上更加奔放而豪情万丈。

参考资料:

  • 《明清诗词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

以上内容为对《秋夜雨中过黎氏山房 其六》的详细分析与解读,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的深意与美感。

相关查询

和苏适春雪八首 沉丘道中 悼逝 春日怀淮阳六首 西山寒溪 暮春奉女兄弟集宴堂 谪官 晚春初夏八首 其七 残春三绝 读秦纪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口字旁的字 匸字旁的字 邗水 甘字旁的字 沉李浮瓜 鞠为茂草 血字旁的字 重金袭汤 焚骨扬灰 势在必行 藷藇 棋置 言字旁的字 弃瑕取用 练饰 贼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