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02: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02:38
秋夜雨中
一阵复一阵,萧萧忽然至。
空堂灯火昏,卧听惟独自。
何哉人世间,有此恶滋味。
能令伏枕人,百计不能寐。
一般听雨愁,天下无可譬。
郁郁沉沉然,探怀却无事。
这场雨一阵接着一阵,淅淅沥沥,突然降临。
昏暗的灯光下,我独自躺卧,听着雨声。
人世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痛苦滋味呢?
它让人辗转反侧,百般方法都无法入睡。
听雨所引发的愁苦,世间没有可比的。
内心沉重郁闷,却又无事可做。
此诗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其表达的情感和主题反映了明代文人对人生苦闷的普遍感受,常见于古诗词中。
杨循吉,明代诗人,性格孤僻,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用细腻的笔触描写生活中的点滴。
《秋夜雨中》创作于秋季的一个雨夜,诗人可能在孤独的环境中,感受到秋雨带来的寂寞和愁苦,表达了对人世间苦楚的感慨。
《秋夜雨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雨夜的孤独情境,诗人通过反复的雨声,传达出一种心灵的愁苦。首联“一阵复一阵,萧萧忽然至”,开篇即以雨声的节奏引入,似乎在刻画出秋夜的静谧与寒凉。接着,诗人用“空堂灯火昏”表现出夜晚的孤独与无助,独自一人,黑暗的灯光更增添了情绪的沉重。
中间几句通过“何哉人世间,有此恶滋味”表达了对人生苦涩的思考,雨声所引发的愁苦让人无法入眠,显示了人的无奈与无力感。最后两句“郁郁沉沉然,探怀却无事”,更是将这种孤独与沉重推向高潮,内心的苦闷与环境的压抑形成鲜明的对比。
整首诗通过雨声的细腻描写,折射出人内心的孤独与愁苦,表现了对人世间复杂情感的深刻感悟,具有很强的共鸣感。
整首诗通过秋雨的声音,表达了诗人对孤独与愁苦的深刻体验,反映出人生的无奈与苦涩,体现了对生命的思考。
诗中“萧萧”形容的是:
A. 风声
B. 雨声
C. 人声
D. 书声
诗人感慨人世间的“恶滋味”主要是指:
A. 饮食
B. 愁苦
C. 友情
D. 爱情
诗中“百计不能寐”表现了:
A. 入睡困难
B. 睡眠充足
C. 梦境丰富
D. 精力充沛
答案:
以上内容为《秋夜雨中》的详细解析和学习材料,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情感与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