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7:05: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7:05:05
泗渊渔,里革匡,
断其罟,悟君王。
君王闻言三叹息,
阜物防贪良史职。
有司藏之无忘规,
庶几见罟如见革。
师存一言婉而风,
置革于侧无面从。
不见朝听忠言夕委弃,
留衣留槛皆虚伪。
前汉皇,后宋帝。
泗水边的渔夫,织造着网,
断绝了他的渔网,悟出了君王的道理。
君王听了这些话,三次叹息,
希望能防止贪婪,良好的历史职位。
官员们隐藏着它,不忘规矩,
希望能看到渔网如同看到革新。
老师的言辞柔和而有风度,
把革放在一旁无面目相从。
看不到早上听取忠言,晚上又抛弃,
留下衣服和栏杆都是虚伪。
前汉的皇帝,后来的宋帝。
程盛修,清代诗人,以其深刻的历史感和社会责任感而著称。他的诗作常常关注国家的兴衰与人间的道德,充满了对历史的反思。
《咏史乐府十二章·断罟匡》创作于清代,正值国家动荡与社会矛盾加剧之时,诗人借古喻今,借历史教训来警示当世的君王和官员,强调忠诚与正直的重要性。
这首诗通过描绘渔夫的故事,表达了对权力、贪婪与忠言的深刻思考。开篇提到“断罟匡”,象征着对贪婪行为的警示和对国家治理的期望,反映出诗人对历史教训的总结。君王三叹息,显示出他对国家未来的无奈和对良臣忠言的不重视。诗中提到的“留衣留槛”则揭示了当时官员的虚伪,强调了外表与内心的矛盾。
诗中情感的深邃通过对比和寓意展现得淋漓尽致,既有对历史的反思,也有对未来的期盼。这首诗不仅是对历史的咏叹,更是对现实的深刻批判,展现了程盛修作为诗人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历史的思考。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历史的反思与对现实的批判,强调了忠诚与正直的重要性,同时也警示了统治者应重视忠言,防止贪污腐败。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君王三叹息”反映了什么?
A. 忧虑国家的未来
B. 喜悦于国家的繁荣
C. 对渔夫的赞美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留衣留槛”是指____。
判断题:这首诗表达了对贪婪与腐败的批评。 (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