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南歌子·汤定之依贞悯手书小诗十二绝装卷乞题。就琴隐轶事杂成小词》

时间: 2025-05-08 23:21:26

诗句

旧隐寻狮窟,新娇聚凤窠。

梯仙家乐雪儿歌。

留得诗中画本美人多。

脂墨风流尽,沧桑血泪过。

壶山琴话渺烟萝。

问讯江南梅雪近如何。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23:21:26

原文展示:

旧隐寻狮窟,新娇聚凤窠。
梯仙家乐雪儿歌。
留得诗中画本美人多。
脂墨风流尽,沧桑血泪过。
壶山琴话渺烟萝。
问讯江南梅雪近如何。

白话文翻译:

隐居的老朋友在狮子山的洞穴中寻觅,而年轻的美女们则聚集在凤求凰的巢穴里。
天上的仙人们在欢乐地唱着雪儿的歌。
留下诗中描绘的美人,真是多姿多彩。
那些脂粉与墨迹的风流往事已经消逝,经历了多少沧桑与泪水。
壶山的琴音与谈话如同飘渺的烟雾与藤萝。
我想问问你,江南的梅花和雪景最近怎样?

注释:

字词注释:

  • 旧隐:指旧时的隐士或隐居的人。
  • 狮窟:狮子山的洞穴,象征隐居的安宁。
  • 新娇:年轻的美人,通常指新近成名的女性。
  • 凤窠:凤求凰的巢穴,象征高贵、美丽的栖息地。
  • 梯仙:指天上的仙人,象征超凡脱俗的境界。
  • 脂墨:指美人的妆容与笔墨,象征美好事物。
  • 沧桑:经历的变迁与风雨。
  • 壶山:指与琴有关的地方,象征音乐与谈话。
  • 江南:中国的南方地区,以梅花和雪景著称。

典故解析:

  • 狮窟与凤窠:隐士与美人之间的对比,代表了不同的生活态度与理想。
  • 梯仙:与道教信仰相关,表达了对超世脱俗生活的向往。
  • 脂墨风流:反映了历史长河中美好事物的消逝与珍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昌绶(1844年-1927年),字仲华,号紫溪,江苏人,是清代著名的画家和诗人。他的作品多以山水花鸟为题材,风格清新秀丽。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吴昌绶隐居后的某个时期,反映了他对往昔生活的怀念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思考与哲理。

诗歌鉴赏:

这首《南歌子》展现了吴昌绶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对美好事物的怀念。通过“旧隐寻狮窟,新娇聚凤窠”的对比,诗人描绘了隐士与美人之间的差异,表达了他对不同生活方式的理解与认同。接下来的“梯仙家乐雪儿歌”则通过仙人的快乐生活,体现了人间与天上、现实与理想的对比。诗中提到“留得诗中画本美人多”,不仅展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还蕴含了对过去岁月的追忆。最后一句“问讯江南梅雪近如何”,则以询问的方式呼应了全诗的主题,蕴含着对江南美景的向往与对生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旧隐寻狮窟”:隐士在狮子山中寻觅,象征着对自然与宁静的向往。
  • “新娇聚凤窠”:年轻美人聚集在一起,显示了生命的活力与青春的美丽。
  • “梯仙家乐雪儿歌”:表达了对超凡脱俗生活的憧憬,仙人的快乐生活象征着理想的境界。
  • “留得诗中画本美人多”:强调诗歌与艺术的长存,尽管现实风流已逝。
  • “脂墨风流尽,沧桑血泪过”:反映了时间的流逝与人世间的变迁,感慨人生的无常。
  • “壶山琴话渺烟萝”:音乐与谈话的飘渺,象征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 “问讯江南梅雪近如何”:通过询问,表达了对江南美景的思念与关注。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旧隐寻狮窟,新娇聚凤窠”,对比鲜明,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 比喻:将隐士与美人进行对比,寓意深刻。
  • 拟人:将琴音与谈话形容为烟雾,增加了意境的神秘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融合了人情与自然的哲思,展现出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艺术视角。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狮窟:象征隐逸与安宁。
  • 凤窠:象征高贵与美丽。
  • 梯仙:象征超脱与理想境界。
  • 脂墨:象征美好与风流往事。
  • 江南梅雪:象征自然之美与生活的情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新娇”指的是什么? A. 隐士
    B. 年轻美人
    C. 仙人
    D. 诗人

  2. “脂墨风流尽”中的“脂墨”指的是什么? A. 诗的内容
    B. 美人的妆容与书法
    C. 自然景色
    D. 音乐

  3.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江南梅雪”,这代表什么? A. 对江南风景的思念
    B. 对隐士的怀念
    C. 对过去岁月的感慨
    D. 对美人的赞美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浣溪沙》李清照
  • 《江南春》杜甫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可以将吴昌绶的《南歌子》与李清照的《浣溪沙》进行对比。李清照在《浣溪沙》中展现了对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而吴昌绶则更多地关注于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隐士与美人的对比,表现出一种更为哲理的思考。两者虽然主题有所不同,但都蕴含着对美的追求与对生活的深刻反思。

相关查询

孝宗皇帝杜甫万丈潭诗御书赞 智永千文真草帖赞 朱希真书简帖赞 宫词一百首 其六十二 张文懿 紫微花 仁宗皇帝二诗御汉体书赞 孝宗皇帝御制春词御书赞 米元章临智永千文真草帖赞 经进百韵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用字旁的字 小鸟依人 白话诗 殳字旁的字 高风峻节 拼音zi的汉字汇总_zi的常用字详解 饶情 土字加一笔常用字汇总_土字加笔画的汉字详解 尢字旁的字 名酎 风繁体字怎么写?这份风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靑字旁的字 包含擢的词语有哪些 徽望 車字旁的字 筑台募士 龙跃云津 女结尾的成语 菊的繁体字怎么写?菊字繁体书写技巧与笔画顺序详解 为什么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