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和袭美木兰后池三咏。重台莲花》

时间: 2025-05-02 12:56:14

诗句

水国烟乡足芰荷,就中芳瑞此难过。

风情为与吴王近,红萼常教一倍多。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56:14

原文展示:

水国烟乡足芰荷,就中芳瑞此难过。
风情为与吴王近,红萼常教一倍多。

白话文翻译:

在这水乡烟雾缭绕的地方,满是芰荷,然而其中的美丽和芬芳却难以超越。
因为这里的风情与吴王的近郊相连,红色的荷花常常让人觉得比别处多出一倍的美丽。

注释:

  • 水国:指水域众多的地方,形容江南水乡。
  • 烟乡:指烟雾弥漫的地方,形容朦胧的景象。
  • 芰荷:即荷花,生于水中的植物,象征美丽和清雅。
  • 芳瑞:美好的气象和瑞气,这里指美好的事物。
  • 风情:风土人情、风俗习惯。
  • 吴王:指春秋时期的吴王,象征着富饶和文化的地方。
  • 红萼:红色的荷花,象征着美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龟蒙(约公元739年-约公元799年),字德润,号逸民,唐代著名的诗人,以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情感著称。他的诗风清新明快,常常蕴含哲理。

创作背景:

《重台莲花》是陆龟蒙在游历江南水乡时创作的,受到了当地秀丽的自然环境和浓厚的文化氛围的影响。诗中通过描绘荷花的美丽,表达了诗人对江南风情的赞美和对自然美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水乡的自然景观,展现了江南的独特魅力。开头的“水国烟乡”直接将读者带入一个烟雾缭绕、水乡氤氲的意境中,给人一种如梦似幻的感觉。“芰荷”作为主要意象,象征着水乡的美丽与清新。作者通过“芳瑞此难过”表达了对这种美景的赞叹,但又隐含着一种无奈,仿佛这种美好是不可超越的。

接下来的“风情为与吴王近”则将视野扩大到历史文化,吴王的提及不仅象征着丰饶的土地,也暗示着这片土地上流淌的灿烂文化。诗中提到的“红萼常教一倍多”,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强调了这里荷花的特别之处,突显了江南水乡的富饶和美丽。

整首诗在意境上达到了一种和谐,既有自然的美,又有历史的厚重,充分展示了诗人对江南水乡的深刻情感和赞美之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水国烟乡足芰荷:描绘了一个水域丰富、烟雾弥漫的地方,生长着众多的荷花。
  2. 就中芳瑞此难过:其中的美好和祥瑞让人难以超越,表达了一种对美的向往和无奈。
  3. 风情为与吴王近:江南的风情与吴王的文化相连,暗示着历史的深厚。
  4. 红萼常教一倍多:红色的荷花在这里显得格外多,运用了夸张手法,强调了江南的美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水乡比作“水国”,引发对江南的联想。
  • 夸张:用“常教一倍多”来强调荷花的美丽。
  • 对仗:句式结构严谨,形成了美丽的音韵。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江南水乡的荷花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江南文化的敬仰,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美好事物不可得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水乡:象征着生命和灵动,代表着自然的优美。
  • 荷花:象征着纯洁与美丽,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吴王:作为历史人物,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厚重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白居易
    • B) 陆龟蒙
    • C) 杜甫
  2. “水国烟乡”中的“水国”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北方
    • B) 江南水乡
    • C) 西域
  3. 诗中提到的“红萼”主要指的是?

    • A) 荷花
    • B) 牡丹
    • C) 菊花

答案:

  1. B) 陆龟蒙
  2. B) 江南水乡
  3. A) 荷花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江南春》 by 杜甫
  • 《夜泊牛渚怀古》 by 李白

诗词对比:

可以将陆龟蒙的《重台莲花》与杜甫的《江南春》进行对比,两首诗均描绘了江南的美景,但陆诗更侧重于荷花的美丽和不可超越的情感,而杜诗则强调春天的生机与繁荣。两者都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表现手法和情感基调略有不同。

相关查询

春从天上来 同王继学宪使赋 春从天上来 西堂旧感 春从天上来 太平宫与螴毣二弟同游 春从天上来 春从天上来 祀灶日立春 春从天上来 祝一斋大参寿 春从天上来 春从天上来 壬子立春 春从天上来 冬至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犬马之诚 包含庶的词语有哪些 目字旁的字 黑字旁的字 屈结尾的成语 包含扶的成语 戈字旁的字 抗越 道听耳食 早夏 包含胆的词语有哪些 貝字旁的字 花落谁家 富贵利达 劳心苦思 滑头滑脑 牙字旁的字 一字师 羽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