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2:20: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2:20:26
渔具诗
作者: 陆龟蒙
斩木置水中,枝条互相蔽。
寒鱼遂家此,自以为生计。
春冰忽融冶,尽取无遗裔。
所托成祸机,临川一凝睇。
这首诗描绘了渔具的制作过程和其对渔鱼的影响。诗人首先描述了将砍下的树木放入水中,枝条相互遮蔽,形成鱼的栖息环境。寒冷的鱼因此在这里生活,以为找到了生存之道。然而,春天时冰雪融化,渔具一举而尽,鱼类无一幸免。最后,诗人感慨所托身于此,最终却成了祸机,站在河边凝视着这一切,感到无奈。
作者介绍:陆龟蒙(约公元835-883年),唐代诗人,字子野,号天池,吴人。他以写诗见长,风格清新自然,常有哲理性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经济发展、渔业兴盛之际,诗人通过渔具的描写,反映了对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之间关系的思考。
陆龟蒙的《渔具诗》通过描绘渔具的制作与使用,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微妙的关系。诗的开头以“斩木置水中”引入,形象地表现了渔具的制作过程,接着描绘了鱼类在这个结构中生存的场景,生动而富有画面感。随着春天的到来,冰雪融化,渔具的威力显现,无一幸免的鱼类代表了自然界的脆弱,令人深思。
诗中“所托成祸机”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人类活动后果的忧虑,暗示了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以及人类行为的潜在危害。这种反思不仅使人警醒,更引发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归思,体现了诗人深刻的哲理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对仗等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和艺术性。
主题思想:全诗强调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警示人们对生态环境的珍惜与保护。
诗词测试:
诗中“寒鱼”指的是什么?
A. 暖水中的鱼
B. 寒冷水域中的鱼
C. 干燥的鱼
“所托成祸机”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人类行为后果的反思
C. 对渔具的赞美
诗人在哪个季节捕捞鱼类?
A. 夏天
B. 秋天
C. 春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陆龟蒙与白居易的渔具主题诗作,都体现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对人类活动的反思。陆龟蒙侧重于渔具对生态的影响,而白居易则更关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