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27: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27:46
酬庄器之贤良见赠 作者:陆游 〔宋代〕
先朝六科亲策士,
事业功名何壮伟。
元佑复科财数年,
所得四三俄复止。
中兴思贤形梦想,
屡诏自是朝廷美。
纨裤小儿坏人事,
赐帛西归困嘲诋。
诸公相视叹才难,
一士卧云谁挽起?
跨驴过我时共语,
晁董千年元不死。
高谈亹亹有脉络,
横得虚名吾可耻。
乌巾白紵塞路衢,
砥柱颓波望吾子。
在先朝的六科中,我亲自策举过士人,他们的事业和功名是何等壮伟啊!在元佑年间复科了几年,所得的名声与财富却仅有三四,最后又停止了。中兴时代,朝廷思贤若渴,屡次下诏征召贤良,真是朝廷的美德。然而,纨裤子弟却败坏了人事,得到的赏赐却让他们西归,困于嘲笑与诋毁之中。各位公卿相互叹息,才华难得;而那卧云之士,谁能将他挽起呢?我曾骑驴与你共语,晁董千年仍然不死。高谈阔论的内容虽有条理,但我得的虚名却让我感到羞耻。乌巾、白紵的读书人堵塞了道路,我就像砥柱一样期待着你能挺身而出。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和词人。他的诗歌以豪放激昂、情感真挚著称,尤其擅长表现爱国情怀。陆游一生经历多次政治动荡,深感国家的衰弱与个人的无奈。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陆游心中充满对理想士人的渴望和对当时社会现状的忧虑。他通过诗歌表达对人才被埋没的惋惜,以及对当权者用人不当的批评。
《酬庄器之贤良见赠》是一首充满忧国忧民情怀的诗歌,表现了陆游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与批判。诗中以“六科”引入,展示了士人通过科举而获得的荣耀和地位,反映出陆游对士人事业的推崇。而后,陆游则通过“元佑复科”的对比,揭示了科举制度的弊病及人才被埋没的现状,表现出强烈的失落感和对当下社会的无奈。
在描绘社会现象时,陆游运用了“纨裤小儿”这一形象,指代那些富贵而无能的人,这种对比强化了诗人的不满之情。同时,诗中提到的“卧云”则寓意着隐士的理想,显示了对真正人才的渴望与期待。
此外,诗的结尾部分以“砥柱颓波”结尾,意在表达陆游对未来的期待与希望,尽管现实残酷,他依然不放弃对理想的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结构严谨,既有对历史的反思,也有对未来的展望,展现了陆游不屈的精神。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丰富的对比,如“六科”与“纨裤小儿”,表现出士人与富贵子弟的鲜明对照。同时,通过“卧云”与“砥柱”的意象,展示了隐士与志士的理想追求,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表达了陆游对人才的渴望与对社会现状的忧虑,揭示了科举制度的缺陷,呼唤真正的贤良之士,并对虚名与真才之间的矛盾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陆游在诗中提到的“纨裤小儿”指的是?
填空题:陆游对当时士人的期待主要体现在对“__”的渴望上。
判断题:诗中“晁董千年元不死”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