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23:19: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23:19:51
春行
作者: 贺铸 〔宋代〕
风俗喜嘉辰,行乐东城春。
人歌芍药章,马度杨柳津。
田亩久枯渴,麦芒栖暗尘。
焦心戴白叟,日望西郊云。
春天的到来让人们欢庆,人们在东城的春天中尽情欢娱。
人们唱着芍药的歌,马儿在杨柳下的水边悠然渡过。
田地因久旱而干渴,麦子在尘土中默默栖息。
我心焦虑如白发老人,盼望着西郊的云彩。
贺铸(约1052年-1126年),宋代词人,字方回,号“青山”,出生于福建。贺铸以其词风清新、意境深远而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其诗词受到李白、杜甫等人的影响,作品多具哲理性。
《春行》创作于春季,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人们对春天的欢庆,同时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经济状况与农民对天气的忧虑。春天的景色与人们的欢乐形成对比,表达出一种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与渴望。
《春行》通过生动的景象和鲜活的人物描绘,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和人们的欢庆。诗的开头,作者描绘了人们在春天的欢乐场景,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接着通过“芍药”和“杨柳”两个意象,营造出春天的氛围,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然而,随着诗境的深入,田地的干旱和农民的焦虑开始显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显出人们在享受春天的同时,对于自然灾害的惧怕与无奈。这种情感的转变使得整首诗更具深度,给人以思考。
在艺术表现上,贺铸采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对仗和比喻等,使得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性。诗中不仅有生动的春景描绘,更有深刻的社会寓意,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关切和对自然的敬畏。
风俗喜嘉辰,行乐东城春。
描绘了人们在春天的欢庆,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
人歌芍药章,马度杨柳津。
人们在春天的花海中歌唱,马儿在水边悠然前行,形成一幅生动的春日图景。
田亩久枯渴,麦芒栖暗尘。
农田因干旱而缺水,麦子在尘土中默默等待,反映了自然环境的困境。
焦心戴白叟,日望西郊云。
表达了对降雨的渴望和对未来的忧虑,突显人们在欢庆之余的无奈与焦虑。
整首诗的核心在于展现春天的美好与生机,以及在美好之下潜藏的忧虑和对自然的敬畏,反映出人与自然之间的复杂关系。
诗中“风俗喜嘉辰”是什么意思?
A. 风俗喜欢节日
B. 风俗喜欢春天
C. 风俗喜欢音乐
“田亩久枯渴”描绘了什么样的自然景象?
A. 丰收的田野
B. 干旱的田地
C. 繁茂的草地
诗中通过什么意象表达了人们的焦虑?
A. 芍药
B. 白叟
C. 马
《春晓》与《春行》都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春晓》更侧重于描写自然的美,而《春行》则结合了人们的生活与社会环境,展现出更为复杂的情感和社会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