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3:38: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38:38
孤灯残照,正乱钟敲动,五更时候。白发孀亲魂欲绝,枕上衰颜非旧。薄命儿家,慈袅未及,血泪空黏袖。徘徊顾影,从兹心绪灰透。寻思夜夜挑梭,零针断线,往事归何有。三十馀年缘分尽,多少不堪回首。此后凄凉,寒衾蔬水,却共谁消受。香焚一炷,苍天肯否相佑。
在孤灯微弱的光照下,钟声乱响,正是五更时分。白发的孤寡母亲心如刀绞,枕边的衰老容颜已非昔日。薄命的儿女,母亲的慈爱未曾到达,满袖血泪徒然粘附。徘徊在镜前,心绪从此已是灰暗。想起每夜挑梭的情景,零散的针线,往事又归于何处?三十多年的缘分已尽,多少往事令人难以回首。此后只剩凄凉,寒冷的被褥与清淡的水,究竟与谁共度?点燃一炷香,苍天是否能给予我些许庇佑?
作者介绍:熊琏(约1680-约1750),清代诗人,善于写诗、词,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生平经历多与家国情怀和人事变迁相结合。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和个人情感的矛盾期,作者通过对夜晚孤坐的描写,表达对母亲和逝去时光的深切怀念及失落感。
《百字令 夜坐》是一首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的作品。全诗以孤灯和夜坐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寡妇在深夜的孤独与苦楚。开篇用“孤灯残照”引出夜深人静的氛围,随之转入对母亲愁苦的描绘,表现出对逝去光阴及亲情的无尽思念。
诗中反复提及的“血泪”、“寒衾蔬水”等意象,突显了生活的困苦与情感的失落。尤其是“多少不堪回首”一句,表达了对往事的无奈与悲痛,令人共鸣。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人们在生活困境中对亲情的渴望与思念。
熊琏以简练的语言,深刻的情感,构建了一个充满孤独与忧伤的氛围,令读者体会到人间百态,尤其是对于失去亲人后的无助与孤独的感受。结尾处的“苍天肯否相佑”更是将个人的无助与对未来的期待紧密结合,体现了一种无奈而又渴望的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孤独、思念与无奈展开,表达了对亲情的深切怀念以及对未来生活的迷茫与渴望。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的情感基调,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深切的悲哀与无奈,反映了人们在生活困境中的挣扎与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孤灯”象征什么?
“薄命儿家”指的是?
诗中提到的“苍天肯否相佑”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熊琏的《百字令 夜坐》更显沉重的情感与无奈。两者都表达了对失去的怀念,但熊琏更加强调生活的艰辛与孤独,而李清照则偏向于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