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1:20: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20:53
夜气积到晓,微凉方满川。
老夫乘早起,落月正娟然。
拄杖了疲担,行人憩痛肩。
劳生谁独免,客路最堪怜。
夜晚的气息积聚到清晨,微微的凉意才刚刚笼罩河川。
老夫我早早起床,看到月亮正明亮而美丽。
我拄着拐杖,卸下了肩上的疲惫,路过的行人也在休息,肩膀感到疼痛。
谁能避免劳作的辛苦呢?在旅途中,最令人惋惜的就是这些客人。
本诗没有直接涉及特定的典故,但反映了古代文人对生活艰辛的感悟,与许多诗人描绘旅途艰辛的主题相呼应。
杨万里,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廷秀,号诚斋,江西吉安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以写景抒情见长,特别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日常生活。杨万里在诗歌中常常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洞察。
这首诗写于杨万里晚年时期,正值人生的疲惫之时,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在旅途中对他人困境的同情。诗中透露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劳作艰辛的无奈。
《夜热不寐,晓起步溪上》是一首展现夜晚与清晨的诗作,通过对夜气与清晨凉意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变化和人内心的感受。诗中开头以“夜气积到晓,微凉方满川”引入,描绘了夜晚的沉重和清晨的清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接着,作者自称“老夫”,表现出一种自谦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落月的“娟然”不仅形容了月亮的美,同时也暗示了时光的静谧与美好。
在“拄杖了疲担”一句中,作者通过具体的动作表现出自己在旅途中的疲惫,而“行人憩痛肩”则引入了他人同样的困境,扩大了诗的情感共鸣。最后一句“劳生谁独免,客路最堪怜”将诗意推向高潮,表达了对人生苦短与旅途艰辛的深刻思考,生动地展现了人们在生活中的共同遭遇与对命运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哲理,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对生命的理解与同情,体现了杨万里作为诗人的深厚情感和哲学思考。
整首诗体现了对生活的反思与对旅途艰辛的感慨,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欣赏以及对人生苦短的深刻理解。
诗中“老夫乘早起”中的“老夫”指的是谁?
“落月正娟然”中“娟然”指的是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客路最堪怜”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