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1:40: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40:17
曲径绿阴浓,虞山秀几重。
玩花常枕石,听鸟独依松。
涧水半湾静,溪云一角慵。
好留名士迹,日日此扶筇。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条绿荫浓浓的小径,虞山上景色层叠分明。游玩赏花时常常依靠在石头上,听鸟声时则独自倚靠在松树旁。小溪水在半湾处静静流淌,溪边的云彩在一角慵懒地飘荡。希望能留下一些名士的踪迹,我每天都在这里拄着拐杖。
“虞山”在古代文学中常指风景如画的山峦,象征自然的美丽与宁静。此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体现了诗人向往隐逸生活的情怀。
作者介绍:潘俊,清代诗人,因其诗风清新隽永而被后人称道。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潘俊隐居的时期,反映了他在自然中寻求心灵宁静与自由的愿望。
这首诗《虞山石梅独眺》通过优美的自然景观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诗的开头“曲径绿阴浓”即引入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浓密的绿荫让人感受到清凉和舒适,立刻把读者带入一个清幽的环境中。接着“虞山秀几重”进一步渲染了山的秀丽,层峦叠嶂的美景让人心生向往。
在“玩花常枕石,听鸟独依松”中,诗人表达了他与自然亲密接触的状态,描绘出一种悠闲和恬淡的生活态度。诗中提到的“涧水半湾静,溪云一角慵”,通过描绘水流的宁静与云彩的慵懒,进一步营造出一种悠闲自得的氛围。
最后两句“好留名士迹,日日此扶筇”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在此留下名士踪迹的愿望,暗示了他对文化传承和自我价值的追求。整首诗既有对自然美的赞叹,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闲适而又不失追求的生活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比喻(如“玩花常枕石”)和对仗(如“涧水半湾静,溪云一角慵”),增强了诗的韵律感与画面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名士文化的追求,体现了清新自然与人文情怀的结合。
诗词测试:
诗中“曲径绿阴浓”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涧水半湾静”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的“扶筇”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为《虞山石梅独眺》的详细分析,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意境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