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胡逸老致虚庵》

时间: 2025-05-06 00:30:46

诗句

藏书万卷可教子,遗金满籯常作灾。

能与贫人共年谷,必有明月生蚌胎。

山随宴坐图画出,水作夜窗风雨来。

观水观山皆得妙,更将何物污灵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30:46

原文展示:

藏书万卷可教子,
遗金满籯常作灾。
能与贫人共年谷,
必有明月生蚌胎。
山随宴坐图画出,
水作夜窗风雨来。
观水观山皆得妙,
更将何物污灵台。

白话文翻译:

有万卷藏书可以教导子孙,
遗留金钱多反而常带来灾祸。
能够与贫苦的人分享丰收,
必定有明月在蚌中孕育。
山水之间,宴坐如画,
窗外雨风交加,水声潺潺。
观赏水与山皆有妙趣,
还有什么能污秽我的心灵?

注释:

  • 藏书:古籍或书籍的收藏,指知识的积累。
  • 万卷:形容书籍非常多,表示渊博的知识。
  • 遗金满籯:遗留的金钱多,常常会带来灾难。
  • 年谷:指丰收的粮食。
  • 明月:比喻美好的事物或希望。
  • 蚌胎:指蚌中所生的珍珠,一种象征。
  • 山随宴坐:山的景色与宴席的情境相得益彰。
  • 污灵台:指心灵的纯净之地。

典故解析:

  • “明月生蚌胎”:古代文人常以明月象征理想与清白,蚌胎则象征珍贵的内涵,寓意美好的东西需要经过磨难与时间的孕育。
  • “山随宴坐”与“水作夜窗”**:山水相融的意境,展现了文人对于自然的欣赏与融入。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北宋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与苏轼友好,常被称为“黄山谷”。其诗风清新、婉丽,追求自然与个性。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黄庭坚晚年,反映了他对书籍、财富和自然的思考,表达了对心灵净化的渴望。

诗歌鉴赏:

《题胡逸老致虚庵》是一首充满哲理和自然美感的诗作,黄庭坚通过对藏书和财富的思考,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智慧见解。诗的前两句提到万卷藏书可以教子,而遗留下的金钱往往会带来灾难,这种对比突显了知识的重要性,知识的积累才是教育的关键所在。随之而来的“能与贫人共年谷”则展示了作者的仁慈与宽厚,只有与他人分享,才能获得真正的满足和成就。

接下来的“山随宴坐图画出,水作夜窗风雨来”则带领读者进入一个优美的自然场景,山水的轮廓与宴会的气氛交织,诗人享受着自然的馈赠,体现出一种高洁的生活态度。而最后两句“观水观山皆得妙,更将何物污灵台”则表达了他对于自然的深入体悟,心灵的纯净不被外物所污染,达到了一种精神境界的升华。

整首诗在意象上绘制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展现了黄庭坚对道德、自然与人文的深刻理解,体现了宋代文人追求理想与内心宁静的特质。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藏书万卷可教子”:强调知识的重要性,表明教育是人生的根本。
    • “遗金满籯常作灾”:警惕金钱的负面影响,强调财富的负担。
    • “能与贫人共年谷”:提倡与人分享,关心他人。
    • “必有明月生蚌胎”:美好的东西需要时间和历练的孕育。
    • “山随宴坐图画出”:自然景色与生活的和谐共处。
    • “水作夜窗风雨来”:描绘夜晚的静谧与自然的动感。
    • “观水观山皆得妙”:欣赏自然之美的乐趣。
    • “更将何物污灵台”:心灵的纯净与高尚,拒绝污染。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明月”比喻理想与希望。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如“山随宴坐”,赋予自然以人的活动特性。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知识的重视、对财富的警惕、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心灵纯净的追求,展现了宋代文人的理想人格和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藏书:象征知识与智慧。
  • 金钱:象征物质财富,警示其带来的负担。
  • 明月:象征理想、希望及美好。
  • 山水:象征自然的美与宁静。
  • 灵台:象征内心的纯净与精神的高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藏书万卷可教子”,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a) 教育的重要性
    b) 财富的价值
    c) 自然的美

  2. “遗金满籯常作灾”中的“籯”指的是什么? a) 书籍
    b) 钱财
    c) 食物

  3. 诗人认为与贫人分享丰收的重要性是什么? a) 增加自己的财富
    b) 获得内心的满足与快乐
    c) 结交朋友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李白的作品,描绘了山水之美与人生理想。
  • 《静夜思》:李白的名作,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王维)与《题胡逸老致虚庵》的对比:两者都涉及自然,但王维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而黄庭坚则关注内心的宁静与道德观的形成。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黄庭坚研究》

相关查询

次韵章子厚飞英留题 雅安人日次旧韵二首 黄葵 壬寅二月有诏令郡吏分往属县减决囚禁十三日 和王胜之三首 残腊独出二首 和陶读《山海经》 越州张中舍寿乐堂 上元过祥符僧可久房萧然无灯火 夜至永乐文长老院文时卧病退院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遁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也字开头的成语大全_也字成语汇总 谦让未遑 闲开头的成语 人字头的字 离题太远 引经据义 叩阍无计 崩陷 鬼字旁的字 鼻字旁的字 采字头的字 阿姨字拼音怎么写_汉字拼音学习 用字旁的字 童字篆书书写指南_篆书童字写法详解 干租 无疆之寿 四百字作文怎么写?这份四百字作文写作指南,让你轻松掌握写作技巧_作文写作不发愁 运为 苏丹港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