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残腊独出二首》

时间: 2025-05-09 03:00:12

诗句

幽寻本无事,独往意自长。

钓鱼丰乐桥,采杞逍遥堂。

罗浮春欲动,云日有清光。

处处野梅开,家家腊酒香。

路逢眇道士,疑是左元放。

我欲従之语,恐复化为羊。

江边偶微行,诘曲背城市。

平湖春草合,步到栖禅寺。

堂空不见人,老稚掩关睡。

所营在一食,食已宁复事。

客来岂无得,施子净扫地。

风松独不静,送我作鼓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3:00:12

原文展示

残腊独出二首
作者:苏轼 〔宋代〕

幽寻本无事,独往意自长。
钓鱼丰乐桥,采杞逍遥堂。
罗浮春欲动,云日有清光。
处处野梅开,家家腊酒香。
路逢眇道士,疑是左元放。
我欲従之语,恐复化为羊。
江边偶微行,诘曲背城市。
平湖春草合,步到栖禅寺。
堂空不见人,老稚掩关睡。
所营在一食,食已宁复事。
客来岂无得,施子净扫地。
风松独不静,送我作鼓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幽静的春日,诗人独自出行,心情悠然。
他在丰乐桥钓鱼,在逍遥堂采杞,感受到罗浮山的春意渐浓,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清光。
四处野梅盛开,每家每户都飘散着腊酒的香气。
路上遇见一个瘦道士,诗人疑惑他是否是左元放(传说中的道士)。
他想和道士交谈,却又担心自己会变成羊(隐喻被道士引导走弯路)。
在江边漫步,曲折的路将他带离城市,平湖边草长莺飞,他步入栖禅寺。
寺堂空无一人,只有老幼在门内安睡。
所求不过一餐,饭已吃完又何必操心。
客人来时难道就没有收获?请你把地扫干净。
风中松树独自不静,仿佛在为我送行。

注释

  • 幽寻:幽静的寻访,形容诗人心境的闲适。
  • 丰乐桥:指一座桥,诗人此处钓鱼,增添了生活的乐趣。
  • :指杞树的果实,古人常用其果实作为食物。
  • 罗浮:指罗浮山,山中风景秀丽,春意盎然。
  • 腊酒:指腊月酿造的酒,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 眇道士:形容道士瘦弱,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
  • 左元放:古代传说中著名的道士,常被引用。
  • 栖禅寺:指诗人所到的寺庙,隐喻寻求内心的宁静。
  • 所营在一食:表示诗人对生活的简单追求,不求奢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6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苏轼为诗词、散文、词的大家,其作品多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他的创作风格豪放、洒脱,常常将个人情感融入自然景色之中。

创作背景: 《残腊独出二首》写于苏轼仕途多舛、颠沛流离之际,反映了他在严冬即将过去、春天即将来临之时的惬意与思考。这首诗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现出对社会世态的淡然态度。

诗歌鉴赏

《残腊独出二首》展现了苏轼在春日的闲适与淡然,这种境界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色、生活琐事,表达了内心的宁静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开头的“幽寻本无事,独往意自长”,直接道出了他此行的目的——寻求内心的宁静与悠然自得。

诗中的意象丰富多彩,钓鱼、采杞、野梅、腊酒等,均是生活中简单而美好的事物,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尤其是“处处野梅开,家家腊酒香”,以生动的画面呈现出春天的气息和家家户户的温暖,形成了一种温馨的氛围。

在与道士的交流中,诗人表现出一种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修行的怀疑,幽默地表达了“恐复化为羊”的无奈,暗示了他对道德和修行的探讨。这种轻松的语气和深刻的意味交织在一起,使整首诗既有趣味,又引人深思。

最后,诗人以风松送行作结,展现了他在闲适生活中的哲理思考,表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这种态度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性格,也折射出当时社会风气的变化。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幽寻本无事,独往意自长:描绘诗人出游的心境,说明他没有特定的目的,随性而行。
  2. 钓鱼丰乐桥,采杞逍遥堂:具体活动的描写,表现诗人的闲适与乐趣。
  3. 罗浮春欲动,云日有清光:春天的气息渐浓,阳光透过云层,象征希望与生机。
  4. 处处野梅开,家家腊酒香:春天的美好景象与人情味,反映了传统习俗。
  5. 路逢眇道士,疑是左元放:诗人遇见道士,产生联想,带有幽默的怀疑。
  6. 我欲従之语,恐复化为羊:想与道士交流,但又担心被误导,暗含对修行的反思。
  7. 江边偶微行,诘曲背城市:描述诗人漫步的情景,表现远离繁华的宁静。
  8. 平湖春草合,步到栖禅寺:进入寺庙,象征着寻求内心平和与安宁。
  9. 堂空不见人,老稚掩关睡:寺院中无人,只有老幼安睡,展现宁静的场景。
  10. 所营在一食,食已宁复事:诗人只求一餐,表现对物质生活的淡泊。
  11. 客来岂无得,施子净扫地:即使有客人来,也要保持环境的清洁,表现修身养性的态度。
  12. 风松独不静,送我作鼓吹:最后以风松送行,象征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感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送我作鼓吹”,将自然现象与诗人心境相联系。
  • 拟人:如“风松独不静”,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强诗的表现力。
  • 对仗:如“老稚掩关睡”,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同时通过与道士的对话,引发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对内心宁静的追求,是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丰乐桥:象征生活的乐趣与闲适。
  • 野梅:象征自然的美好与生命的复苏。
  • 腊酒:代表传统文化与家庭温暖。
  • 栖禅寺:象征内心的宁静与寻求精神寄托的场所。
  • 风松:象征自然的陪伴与心灵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在哪条桥上钓鱼?

    • A. 丰乐桥
    • B. 银桥
    • C. 霞光桥
  2. 诗中提到的“腊酒”主要来源于哪个节气?

    • A. 春节
    • B. 腊月
    • C. 中秋
  3. 诗人对道士的态度是?

    • A. 尊敬
    • B. 怀疑
    • C. 羞愧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王维《鹿柴》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苏轼《定风波》:同样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但《定风波》更加强调对逆境的从容应对。
  • 王维《山居秋暝》:均有对自然的描写,但王维的作品更多的是沉静与思考,而苏轼的作品则更显洒脱与幽默。

参考资料

  1. 《苏轼诗文选集》
  2. 《宋代文学概论》
  3. 《古诗词鉴赏》

以上内容为《残腊独出二首》的详细解读,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意境与情感。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与胡兴安夜别 边城思 咏早梅 / 扬州法曹梅花盛开 子瞻再和前篇非惟格韵高绝而语意邓重相与甚 颍昌湖上赠诸公 过后唐庄宗庙寄曹殿帅贯道 奉和子瞻内翰见赠长韵 耳疾去后呈东坡 失调名 失调名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咎罚 菊的繁体字怎么写?菊字繁体书写技巧与笔画顺序详解 随命 小姑独处 玲珑 土字加一笔常用字汇总_土字加笔画的汉字详解 蛮开头的成语 韦字旁的字 鬼字旁的字 圭端臬正 风繁体字怎么写?这份风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描写天气的四字词语大全_丰富天气表达的词汇 音字旁的字 浪恬波静 髡刖 拼音zi的汉字汇总_zi的常用字详解 丁米 包含筲的词语有哪些 福善祸淫 包含详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