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2:13: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13:09
西江月 其二 携家宿南涧山房
作者: 董元恺
照处石泉晓镜,捲时山月帘钩。
隔窗小婢侍梳头。不语暗垂红袖。
细听枝间唤妇,相随竹里登楼。
布帆影漾绿杨舟。昨夜溪边泛酒。
在晨光照耀下,石泉如同明镜,山月像卷起的帘钩。
隔着窗户,侍女在为我梳头,不发一言,默默垂下红袖。
细细听到树枝间传来呼唤的女人声,相伴着她们走上竹楼。
布帆在绿杨树下轻轻摇曳,昨夜我在溪边畅饮美酒。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虽无明显典故,但通过日常生活描绘出一种清幽自然的氛围和家居生活的宁静之美,反映了清代士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
作者介绍: 董元恺,清代诗人,擅长诗词,风格清新自然。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色与生活琐事,常流露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作者在南涧山房的隐居生活中,表达了他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家居生活的宁静感受。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体验到了生活的美好与内心的宁静。
《西江月 其二 携家宿南涧山房》是一首描绘清晨宁静的生活场景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山水之间的美丽与生活的和谐。开篇以“照处石泉晓镜”引入,泉水清澈的样子如同镜子一般,给人以清新的感觉。接着通过“捲时山月帘钩”的比喻,描绘出山月的柔和与轻盈,增加了画面的动感。窗外小婢静静侍梳头的细节,体现了生活的温馨与静谧。诗人通过“细听枝间唤妇”的描写,展现出自然中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似乎可以听到女人们的呼唤声,场景生动而富有生活气息。最后,诗人以“布帆影漾绿杨舟”收尾,描绘出船影在绿杨树下轻轻摇曳的画面,将自然与人文生活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清晨的自然美与家居生活,表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珍视,表达了对自然与家庭的热爱。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照处石泉晓镜”中的“晓镜”指的是什么?
a) 晚上的月亮
b) 清晨的泉水
c) 太阳的光辉
答案:b
诗中提到的小婢在做什么?
a) 煮饭
b) 侍梳头
c) 打扫
答案:b
“布帆影漾绿杨舟”中的“布帆”指的是什么?
a) 织物的帆
b) 船上的帆
c) 古代的衣物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将董元恺的《西江月 其二》与李白的《静夜思》进行对比,前者注重描绘自然的恬静生活,后者则表达了身在异乡的思乡情绪。两者均表现出对自然的欣赏,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