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8:59: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8:59:03
原文展示:
和唐户古律三首 雋誉早知畏,佳篇今见蒙。 幺响去寂,正声日隆隆。 爱君甘苦外,与我嗜好同。 不妨时袖句,共作圣贤中。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某人诗作的赞赏和共鸣。诗中提到对方的声誉早已让人敬畏,而今又见到其佳作,感到荣幸。诗中的“幺响去寂,正声日隆隆”意味着微小的声音消失,而正直的声音日益响亮。诗人表示自己与对方在品味和爱好上相同,并提议不时地交流诗句,共同追求圣贤的境界。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姜特立是宋代诗人,其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象的观察。这首诗可能是对某位诗友作品的回应,表达了对对方诗作的赞赏和共鸣。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阅读了某位诗友的作品后,对其诗作表示赞赏和共鸣,并提议共同追求更高的文学境界。
诗歌鉴赏: 这首诗简洁而富有深意,通过对比“幺响”与“正声”的消长,表达了诗人对正直文学作品的推崇。诗中的“爱君甘苦外,与我嗜好同”显示了诗人与对方在文学品味上的共鸣,而“不妨时袖句,共作圣贤中”则是一种文学上的共同追求和交流的提议。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体现了宋代诗人对文学的深刻理解和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赏和共鸣,以及对正直文学作品的推崇和追求。诗人通过对比和拟人等修辞手法,表达了对诗友作品的赞赏,并提议共同追求更高的文学境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幺响”指的是什么? A. 微小的声音 B. 正直的声音 C. 重要的声音 D. 不重要的声音 答案:A
诗中的“正声”象征什么? A. 微小的声音 B. 正直的声音 C. 重要的声音 D. 不重要的声音 答案:B
诗人提议“不妨时袖句,共作圣贤中”的目的是什么? A. 交流诗句 B. 追求更高的文学境界 C. 表达对诗友的赞赏 D. 强调正直文学作品的重要性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