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22: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22:56
曾在蓬壶伴众仙,
文章枝叶五云边。
几时奉宴瑶台下,
何日移荣玉砌前。
染日裁霞深雨露,
凌寒送暖占风烟。
应笑强如河畔柳,
逢波逐浪送张骞。
曾经在蓬莱仙境中与众仙人作伴,
我的文章如同枝叶般生长在云边。
不知何时能在瑶台下享受盛宴,
又在何日能把荣华迁移到玉阶前。
阳光染红了霞光,雨露滋润得深厚,
在寒冷中送来温暖,占据了风烟。
应该笑我强于河边的柳树,
在波浪中追逐,像张骞那样出行。
沈亚之的《题海榴树呈八叔大人》通过丰富的意象与高远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渴望。诗中“曾在蓬壶伴众仙”一开头即引入了神秘的仙境,显示出诗人对于超脱尘世的向往与追求。接着,通过“文章枝叶五云边”的比喻,诗人将自己的才华与自然景色相融合,表达出一种高洁的理想境界。
在“几时奉宴瑶台下,何日移荣玉砌前”的反复提问中,诗人流露出对理想生活的不确定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此时的情感由期待变为渴望,进一步深化了诗的情感基调。
后半部分的描写则更加生动,诗人用“染日裁霞深雨露”的意象,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生动,而“凌寒送暖”则暗示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珍视。结尾用“应笑强如河畔柳,逢波逐浪送张骞”,既表现了诗人的自信,也表现了对人生的豁达与洒脱,似乎在说即便面临波折,仍要勇敢前行,如同张骞那样开辟出一条新路。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也有对自然的热爱,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体上,诗歌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自然美的赞美,展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蓬壶”指的是?
诗人用“张骞”象征什么?
诗歌的主要情感基调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