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4:23: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23:48
北地三接浙,重来四肃霜。
日斜秋树转,市散暮船忙。
波卷清中白,霞翻紫外黄。
汀沙浑换却,不记旧圆方。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樟镇的所见所感。北方的河流与浙江相连,经过多次的往返,这里又迎来了四季的寒霜。夕阳斜照,秋天的树木随风摇曳,市场上人们逐渐散去,傍晚的船只忙着归航。波浪在清水中翻涌,白色的浪花在阳光下闪烁,霞光映照着紫色与黄色的天空。沙滩上的景象也在不断变化,已不再是我记忆中的样子。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文学家。其诗作以清新、自然见长,常描绘江南的山水风光和生活场景。他的作品有着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注重细腻的观察与情感的表达。
《泊樟镇》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社会动荡,诗人游历四方,心中充满对故乡和自然景色的向往与思考。樟镇是一个水乡,诗人在此停泊,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环境变化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描绘樟镇的自然景色与人文景观,展现了诗人对乡土的依恋与对自然的敏感。首联通过“北地三接浙”引出地点,接着“重来四肃霜”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诗人对秋霜的感受充满了细腻与真实。中间部分的描写生动而细致,尤其是“日斜秋树转”,通过光影变化展现出秋日的宁静与沉思。市场的喧嚣与船只的忙碌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生活的变迁与人们的忙碌。而后两联则通过波浪与霞光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动静结合的画面,表现出自然界的美丽与变化。最后一句“汀沙浑换却,不记旧圆方”则表达了诗人对环境变化的无奈与感慨,仿佛一切都在不断改变,而自己的记忆却难以追寻。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与环境的变化,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人在细腻的描写中寄托了对生活的感悟与哲思,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中提到“北地三接浙”,指的是哪个地方?
诗人的情感主要表达了什么?
“日斜秋树转”中,日斜象征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