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36: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36:21
木兰花
作者: 晏几道 〔宋代〕
念奴初唱离亭宴。
会作离声勾别怨。
当时垂泪忆西楼,
湿尽罗衣歌未遍。
难逢最是身强健。
无定莫如人聚散。
已拚归袖醉相扶,
更恼香珍重劝。
思念的奴儿刚开始唱离别宴上的曲子,
那离别的声音勾起了无尽的怨恨。
当时我泪流满面,想起西楼的情景,
衣服都湿透了,歌声却还未唱完。
最难得的是身体强健,
无定的聚散像人一样难以预料。
我已经拼尽全力在归来时互相搀扶,
更让人恼火的是那香珍又劝酒。
作者介绍:
晏几道(约989年-1059年),字叔原,号简斋,北宋著名词人,因其词风清丽、情感细腻而受到后世的推崇。他生活在一个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的时代,故其作品常蕴含对离别、思乡的深刻情感。
创作背景:
《木兰花》创作于晏几道的晚年,正值其对人生的感慨,离别与思念交织的情感在这首词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作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人们对感情的渴望与对离别的无奈。
《木兰花》是晏几道的一首经典作品,展现了离别时的深情与无奈。诗的开头便以“念奴初唱离亭宴”引入,瞬间带出离别的氛围,音调的变化引起了余音绕梁的怨愁。诗中描绘的情景,既有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又有现实中的无奈与失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整首诗层层递进,从离别的宴席到个人的情感抒发,展现出诗人内心的波澜。尤其是“湿尽罗衣歌未遍”一句,形象地表现了泪水浸湿衣衫的悲痛。后半部分则从对身体健康的感慨转向对人事无常的思考,“无定莫如人聚散”表达了对人生聚散无常的哲学思考。
在情感表达上,晏几道的用词细腻且富有韵味,对比与反复的修辞手法让整首诗充满了音乐感和情感的深度。整体来看,这首词不仅仅是一种个人情感的流露,更是对人世间无常的深刻感悟,具有人生哲理的思考。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离别的深切感受,表现了人们在面对离别时的悲伤与无奈,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通过对离别宴的描写,反映了人际关系的脆弱和人生的无常。
这些意象不仅为诗增添了层次感,还丰富了情感的表达,使读者能够更深刻地理解诗中的情感冲突。
《木兰花》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晏几道
D) 苏轼
“湿尽罗衣歌未遍”中的“罗衣”指的是什么?
A) 外套
B) 轻薄的衣物
C) 衬衫
D) 裙子
诗中“无定莫如人聚散”所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A) 人聚散是无法预测的
B) 人们总是相聚
C) 人生如梦
D) 人情冷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