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10: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10:45
鹧鸪天 其二
作者:晏几道 〔宋代〕
一醉醒来春又残,
野棠梨雨泪阑干。
玉笙声里鸾空怨,
罗幕香中燕未还。
终易散,且长闲,
莫教离恨损朱颜。
谁堪共展鸳鸯锦,
同过西楼此夜寒。
全诗翻译:
一觉醒来,春天又已过去,
野棠花和梨花在雨中,泪水湿透了栏杆。
在玉笙的悠扬声中,鸾鸟空自怨恨,
罗幕香气中,燕子却还没有回来。
终究是容易散去的,且要长久的闲适,
不要让离别的苦恼损害了美丽的容颜。
谁能与我一起展开鸳鸯的锦绣,
共度这寒冷的西楼夜晚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晏几道(约1030-1110),字洪规,号惭愧,宋代著名词人。其词以清丽婉约著称,常表达离愁别恨,情感细腻,风格独特。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逝去和对恋人的思念,表达了内心的孤独和失落。
《鹧鸪天 其二》是一首充满愁苦情感的词作,诗人在开篇中通过“一醉醒来春又残”展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令人感受到春天的短暂与人生的无常。接着,诗人用“野棠梨雨泪阑干”描述了春雨中的花朵和泪水,这种意象不仅让人联想到自然的美丽,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失落与哀愁。
在接下来的描写中,“玉笙声里鸾空怨”表现了孤独感,玉笙的悠扬与鸾鸟的怨恨形成鲜明对比,传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同时,“罗幕香中燕未还”则营造了一种等待的氛围,燕子的未归象征着期待与失落的交织。
后半部分的“终易散,且长闲”则展现了诗人对离别的无奈与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劝诫自己不要因离别的痛苦而损害美丽的容颜,展现了诗人的自我安慰和对生活的豁达态度。结尾的“谁堪共展鸳鸯锦,同过西楼此夜寒”则表达了对陪伴与爱情的渴望,给全诗增添了一份温柔的惆怅。
整首词充满了细腻的情感,通过春天的意象与对爱情的思索,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短暂、情感脆弱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春天的描绘与对爱情的思索,传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情感脆弱的深刻感悟,表达了对陪伴的渴望和对离愁别恨的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一醉醒来春又残”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失落
B. 欢喜
C. 愤怒
D. 无所谓
“莫教离恨损朱颜”中的“朱颜”指的是什么?
A. 容颜
B. 朱砂
C. 朱红色
D. 朱雀
诗中提到的“燕”寓意是什么?
A. 离别
B. 归来
C. 冷酷
D. 伤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晏几道的这首词更强调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而李清照则更注重对内心情感的细腻描写。两者均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失落,但在表现手法与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