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43: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43:06
静掩晶帘,斜依冰簟,听他雨雨风风。
照壁书灯,宵深泪眼朦胧。
吴头越尾扁舟发,却年年几度悤悤。
镇惺忪。远隔仙凡,欲见无从。
忆儿苦况言难尽,剩幼时遗物,怕检函封。
凭遍篷窗,愁生山色溟濛。
此情何日方能慰,只除非梦里寻踪。
暂相逢。膝下承欢,聊解悲衷。
静静地拉上水晶帘子,斜靠在冰凉的竹席上,听着窗外的雨声和风声。
照着墙壁的灯光,夜深时泪眼模糊。
吴地的船只和越地的船只接连起航,却年年只在梦中相见。
只觉得神情恍惚,远隔于凡尘与仙境之间,想见却无从见面。
想念女儿的艰难境况,难以诉说,只有她幼时的遗物在,害怕打开封存的信件。
透过窗户望去,愁绪如同山中的雾霭,深沉而迷蒙。
这份情感何时才能得到安慰,或许只有在梦中才能寻到踪影。
暂时相逢,膝下的欢愉,聊解我心中的悲伤。
许禧身,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为表达对家庭和亲人的思念,情感细腻,风格清新。
此诗写于诗人对女儿的思念之情,反映了古代父母对子女的关心与牵挂,尤其在离别或长时间未见时更加明显。
这首《高阳台·怀女》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父亲对女儿的深切思念。开头通过“静掩晶帘,斜依冰簟”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诗人身处于一个安静的环境中,却因思念而心绪不宁。“听他雨雨风风”则通过自然的声音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接着,诗人用“吴头越尾扁舟发”来引入对女儿的思念,表明了时间和空间的流逝,让人倍感无奈。
在后半部分,诗人用“忆儿苦况言难尽”来表达对女儿生活困境的担忧,显示出父亲深沉而无奈的爱。最后的“此情何日方能慰”则是对未来的期盼,暗示了父女间深厚的情感纽带,尽管身处异地,但这份感情却永远不会减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此诗的主题是思念与亲情,表达了父亲对女儿的关心与牵挂,反映了亲情的细腻与永恒。
诗中提到的“吴头越尾”主要指的是哪个地区?
诗人对女儿的思念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此情何日方能慰”的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