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石竺山二十咏》

时间: 2025-04-30 11:44:21

诗句

点额有墨痕,剖腹无素书。

俗视如顽石,仙骑上太虚。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1:44:21

原文展示:

点额有墨痕,剖腹无素书。
俗视如顽石,仙骑上太虚。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额头上有墨迹的痕迹,却没有剖开肚子写的白纸;世俗的人把它看作顽固的石头,而神仙却骑在上面,飞向太空。

注释:

  • 点额:指额头,点额有墨痕是说额头上沾有墨迹,象征着读书或写作的痕迹。
  • 剖腹:剖开肚子,形象地表达出对思想或内心的剖析。
  • 素书:白纸,象征着没有被书写的东西。
  • 俗视:世俗的眼光。
  • 顽石:顽固不化的石头,形容不易改变的事物。
  • 仙骑:神仙骑乘,象征着超凡脱俗的境界。
  • 太虚:指广阔无垠的天空或虚空。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子翚,号天池,宋代诗人,生活于南宋时期,以词和诗著称。他的作品多表现出浓厚的个人情感和哲学思考。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刘克庄对人生哲学的深思熟虑中,正值南宋社会动荡,诗人通过诗歌表达对世俗观念的反思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诗歌鉴赏:

刘克庄的《石竺山二十咏》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他对世俗与超凡的思考。诗的开头提到“点额有墨痕”,这不仅暗示了诗人的学识和内心的丰富,也反映了他在文化传承中的努力。然而,尽管有学识,他的内心却可能缺乏真正的思想深度(“剖腹无素书”),这暗示着一种对表面知识的批判。接着,诗人将世俗与仙界对比,表现出对顽固观念的不满,认为世俗之人只把真理看作顽石,而真正的智慧和境界却是神仙骑乘的状态,象征着一种超越世俗的理想。整首诗在对比中引发思考,鼓励人们超越表象,追求更深层次的理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点额有墨痕”:表示诗人有读书或写作的痕迹,表明其文化素养。
    2. “剖腹无素书”:虽然有学识,但内心世界空虚,没有真正的思想。
    3. “俗视如顽石”:世俗的人把他看作坚硬无知的石头。
    4. “仙骑上太虚”:而真正的智慧和理想境界是超越世俗的,象征着飞升的自由。
  •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世俗与仙境的对比,强调思想的深刻与肤浅。
    • 象征:墨痕、石头、仙骑等意象,象征不同的人生境界。
  • 主题思想:诗歌探讨了世俗与理想的对立,鼓励人们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超越表面的知识与常规。

意象分析:

  • 墨痕:象征学识和文化积累。
  • 素书:象征空虚和缺乏深度的思想。
  • 顽石:象征世俗的固执与无知。
  • 仙骑:象征超凡脱俗的理想状态。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点额有墨痕”指的是什么?
      • A. 诗人的学识
      • B. 诗人的财富
      • C. 诗人的家世
    2. 诗中所指的“顽石”代表了什么?
      • A. 坚硬无知的世俗观念
      • B. 美好的事物
      • C. 流行的文化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财富的追求
      • B. 对世俗的反思与追求理想
      • C. 对爱情的歌颂

答案: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同样表达对世俗的逃避与理想世界的向往。
    •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了隐居生活的清幽与对自然的追求。
  • 诗词对比

    • 比较刘克庄的《石竺山二十咏》与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但李白更为豪放,而刘克庄则更为沉思细腻。

参考资料:

  •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收录了多位宋代诗人的作品,帮助了解当时的诗歌风格。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对古典诗词的解析与赏析有深刻的见解。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过南康感事 老柳 泰山道中 其三 赠道夫四首 其二 题两浙旬宣卷 送徐中行进士 宫词 暮春羊城社集诸公诗成寄示并索赋赋此答和 安住寺松声 留别虎丘简上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片字旁的字 急结尾的成语 大字旁的字 丹开头的成语 节同时异 老花镜 刬旧谋新 呼不给吸 无庸讳言 凤辖 势如冰炭 攀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缓步代车 腐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一人有福,带挈一屋 三框儿的字 臼字旁的字 耳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