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寄赵德庄以过去生中作弟兄为韵七首》

时间: 2025-05-02 12:32:56

诗句

我生少孤贫,四海两兄弟。

拊妪赖母慈,离别几挥涕。

宦游与夫子,中外辄相值。

所恨姓氏殊,孰云情好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2:56

原文展示:

寄赵德庄以过去生中作弟兄为韵七首
作者: 韩元吉 〔宋代〕

我生少孤贫,四海两兄弟。
拊妪赖母慈,离别几挥涕。
宦游与夫子,中外辄相值。
所恨姓氏殊,孰云情好异。

白话文翻译:

我自幼时孤独贫穷,四海之内都视为兄弟。
仰赖母亲的慈爱,离别时多少次流下眼泪。
在宦游中与老师相遇,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常常碰面。
所恨的只是我们姓氏不同,谁说感情就会因此而不同呢?

注释:

  • 孤贫:孤单而贫穷。
  • 拊妪:拊,抚摸。妪,老妇人。此指母亲的慈爱。
  • 宦游:指仕途旅行,做官时的游历。
  • 夫子:古代对老师的尊称。
  • 姓氏殊:姓氏不同。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宦游”,反映了宋代士人的生存状态。士人常常因仕途而四处奔波,交友往往不拘泥于血缘关系。诗人通过对兄弟情谊的描绘,表达了对同道中人的珍惜与惋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韩元吉,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作品多关注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诗人游历时,表达了对兄弟情谊的深切怀念,反映了士人对友情的重视和对世俗纷扰的思考。

诗歌鉴赏:

韩元吉的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深刻地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诗的开篇便以“我生少孤贫”引入,展现了诗人自幼的孤独与贫困。然而,虽然身世可怜,但他在四海之内却找到了兄弟般的情谊,这种情感超越了血缘关系,展现了人性中最美好的部分。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对母爱的依赖和离别时的伤感,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层次。宦游中的重逢则展现了诗人在外求索的孤独与温暖的对比。最后一句“所恨姓氏殊”,似乎在感叹人与人之间的隔阂,然而,诗人又以“孰云情好异”反驳了这种观点,强调了情感的共通性。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清新,极具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我生少孤贫:自幼生活贫困,孤独无依。
  2. 四海两兄弟:在广阔的世界中,结交了许多如兄弟般的朋友。
  3. 拊妪赖母慈:依靠母亲的慈爱,感受到温暖。
  4. 离别几挥涕:离别时常常流泪,表达对朋友的眷恋。
  5. 宦游与夫子:在仕途游历中与老师相遇。
  6. 中外辄相值: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总能相遇。
  7. 所恨姓氏殊:遗憾的是我们有不同的姓氏。
  8. 孰云情好异:谁说情感就会因此不同呢?

修辞手法

  • 对仗:上下句之间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朋友比作兄弟,强调了情感的亲密。

主题思想: 整首诗强调了友情的珍贵与超越血缘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兄弟般情谊的深情怀念与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孤贫:象征着个人的处境,引发读者的同情。
  • 兄弟:代表着情感的连接,超越了血缘的限制。
  • 离别: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无常与珍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自幼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 a) 富裕
    b) 孤贫
    c) 安逸

  2. 诗中提到的“夫子”指的是谁? a) 朋友
    b) 老师
    c) 兄弟

  3. 诗人对不同姓氏的看法是? a) 认为情感会因此不同
    b) 认为情感不会因此不同
    c) 不在乎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的《赋得自君之出游》

诗词对比

  • 杜甫与韩元吉在友情的描绘上均表现出深厚的情感,但杜甫的作品更为沉郁,而韩元吉则较为清新自然。两者都反映了对兄弟情谊的珍视,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虞美人 从弟南溟自沉于水,作此悼之 虞美人 和旭初 虞美人 钱仁康教授游庐山,归贻我云雾茶,拈此致谢,不尝此味瞬逾三十六年矣 虞美人 虞美人 其一 虞美人 梦中得“莓苔绿到题诗处”七字,足成之 虞美人 秋雨 虞美人 别思 虞美人 寄北 虞美人 其四 和顾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司勤 烟犯 辽东之豕 抓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自字旁的字 包含伶的成语 均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穴处之徒 凛凛不可犯 通衢越巷 走字旁的字 屮字旁的字 修薄 屈打成招 亠字旁的字 天行时气 斋七 包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