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32: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2:56
寄赵德庄以过去生中作弟兄为韵七首
作者: 韩元吉 〔宋代〕
我生少孤贫,四海两兄弟。
拊妪赖母慈,离别几挥涕。
宦游与夫子,中外辄相值。
所恨姓氏殊,孰云情好异。
我自幼时孤独贫穷,四海之内都视为兄弟。
仰赖母亲的慈爱,离别时多少次流下眼泪。
在宦游中与老师相遇,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常常碰面。
所恨的只是我们姓氏不同,谁说感情就会因此而不同呢?
诗中提到“宦游”,反映了宋代士人的生存状态。士人常常因仕途而四处奔波,交友往往不拘泥于血缘关系。诗人通过对兄弟情谊的描绘,表达了对同道中人的珍惜与惋惜。
作者介绍:韩元吉,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作品多关注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诗人游历时,表达了对兄弟情谊的深切怀念,反映了士人对友情的重视和对世俗纷扰的思考。
韩元吉的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深刻地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诗的开篇便以“我生少孤贫”引入,展现了诗人自幼的孤独与贫困。然而,虽然身世可怜,但他在四海之内却找到了兄弟般的情谊,这种情感超越了血缘关系,展现了人性中最美好的部分。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对母爱的依赖和离别时的伤感,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层次。宦游中的重逢则展现了诗人在外求索的孤独与温暖的对比。最后一句“所恨姓氏殊”,似乎在感叹人与人之间的隔阂,然而,诗人又以“孰云情好异”反驳了这种观点,强调了情感的共通性。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清新,极具感染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强调了友情的珍贵与超越血缘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兄弟般情谊的深情怀念与珍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自幼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
a) 富裕
b) 孤贫
c) 安逸
诗中提到的“夫子”指的是谁?
a) 朋友
b) 老师
c) 兄弟
诗人对不同姓氏的看法是?
a) 认为情感会因此不同
b) 认为情感不会因此不同
c) 不在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