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27: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27:31
忘机亦忘言,政作口挂壁。
因君强一语,习气乃乘隙。
昨夕饮君家,看朱忽成碧。
醉归城南路,不记足所历。
尚想两红妆,翠袖香襞积。
我歌君为舞,举手还恨窄。
诗成漫不省,叹我真恶客。
賸肯来看山,未厌一水隔。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忘却世俗的追求,以及与友人共饮时的欢愉和醉意。诗人忘却了语言,似乎无话可说,挂在墙上的口号也显得苍白无力。因友人的一句话,潜藏的习气便趁机而入。昨夜在朋友家饮酒,看到红色的酒液转瞬变为碧色。醉归时走在城南的路上,不记得自己经历了什么。心里仍想着两位红妆女子,手中绿袖轻盈、香气四溢。歌唱的时候请友人舞蹈,举手却觉得空间太窄。作诗时竟然忘了自己在做什么,感叹自己真是个不受欢迎的客人。最后还是愿意来看山,虽有一水相隔,却并不厌倦。
韩元吉,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人生的独到见解而著称。他的诗作多描绘饮酒、游山等生活场景,风格自然流畅,富有情趣。
此诗创作于朋友聚会之际,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饮时的欢愉与醉意,反映了当时文人雅士相聚时的风趣与惬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与友人间的深厚情谊和对生活的感悟。开头的“忘机亦忘言”传达出一种超脱的境界,诗人似乎在追求一种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然而,随着“因君强一语”,习气的滋生又让人回到现实,体现了人性中对世俗的执着和依赖。
在饮酒的场景中,诗人用“朱忽成碧”的转变,展现了时间流逝带来的感受,醉步归家的不记足历更进一步突显了醉意的迷离。而“两红妆,翠袖香襞积”的描写,生动再现了美好女子的形象,使得诗中充满了生动的情感。
诗的最后,诗人自谦为“真恶客”,这种自我调侃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幽默感,也反映了他对人际关系的敏感和对友人情谊的珍惜。在“未厌一水隔”的句子中,诗人虽有距离,却依然愿意回望,表现出对友谊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中运用了比喻(“朱忽成碧”)、对仗(“两红妆,翠袖香襞积”)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表现力。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友情、醉酒、对生活的感悟等展开,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世俗的反思与自省。
韩元吉所提到的“朱忽成碧”象征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酒的变化
C. 友谊的淡化
D. 自然的美丽
诗中的“恶客”是指什么?
A. 不受欢迎的人
B. 自谦之辞,指自己打扰朋友
C. 不喜欢的人
D. 对朋友的称赞
诗人作诗时的状态是?
A. 清醒
B. 迷离
C. 紧张
D. 兴奋
将韩元吉的诗与李白的《将进酒》进行对比,李白的作品更为豪放,突出饮酒的快乐和豪情,而韩元吉则更为细腻,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生活的细腻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