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16: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16:41
次韵曾吉甫题画屏风
作者: 韩元吉 〔宋代〕
何许江山发兴长,
浑疑庐阜对彭郎。
胸中丘壑元萧爽,
笔下烟波故渺茫。
落落疏松长映座,
冥冥飞雨欲侵床。
冷然已作华胥梦,
便有群仙到枕旁。
这幅画的江山景色究竟来自何方,
我几乎怀疑是庐山与彭蠡的对峙。
心中原本有山丘河谷的清爽意境,
而笔下所描绘的烟波却显得遥远模糊。
疏松的树影在座位上轻轻摇曳,
迷蒙的细雨似乎要侵入我的床前。
我已经进入了华胥的梦境,
群仙便在我枕边相聚。
韩元吉(约1080年-约1130年),字子道,号云溪,宋代诗人,少有文采,擅长山水诗,崇尚自然,作品以清新脱俗著称,受到了当时文人的推崇。
此诗作于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之际,诗人借助画屏风表达对美好山水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的逃避。此时,诗人可能处于一种无奈的境地,通过对画作的吟咏,抒发了内心的惆怅和向往。
《次韵曾吉甫题画屏风》是韩元吉的一首山水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悟和对于理想境界的向往。诗的开头以“何许江山发兴长”引入,表达了对于画中景色的探求之情,似乎在问:这幅画究竟描绘了哪片美丽的江山?接着,诗人以“浑疑庐阜对彭郎”的方式,借用庐山和彭蠡湖的美景,增强了画面的意象,使得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向往。
诗的中段,诗人自述“胸中丘壑元萧爽”,表现了内心的理想与自然的结合,然而“笔下烟波故渺茫”却又显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仿佛美好的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此时,诗人用“落落疏松长映座”描绘出树影摇曳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而又孤独的感觉。而“冥冥飞雨欲侵床”则进一步加重了这种孤独感,似乎在暗示诗人内心的惆怅。
最后两句“冷然已作华胥梦,便有群仙到枕旁”则是诗人情感的升华,华胥的梦境象征着理想与幻想,群仙的出现则暗示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渴望,展示了对人间纷扰的超脱。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理想世界的渴望,具有极强的抒情性和哲理性。
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内心孤独的深刻反思。
诗中提到的庐山与哪一处湖泊相对?
A. 西湖
B. 彭蠡
C. 太湖
D. 南湖
“华胥梦”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理想生活
B. 现实困境
C. 乡愁
D. 友情
诗人用“冥冥飞雨欲侵床”暗示了哪种情感?
A. 快乐
B. 孤独与忧伤
C. 愤怒
D. 平静
韩元吉与王维的山水诗对比,韩的清新孤寂与王的宁静致远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不同的情感基调与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