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不寝》

时间: 2025-05-01 03:00:22

诗句

闲坐更已深,就寝夜尚永。

殿转不成寐,却把前事省。

奠枕时昏昏,拥衾还耿耿。

西窗明月中,数叶芭蕉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00:22

原文展示:

不寝 邵雍 〔宋代〕 闲坐更已深,就寝夜尚永。 殿转不成寐,却把前事省。 奠枕时昏昏,拥衾还耿耿。 西窗明月中,数叶芭蕉影。

白话文翻译:

闲坐时间已晚,准备睡觉夜还长。 翻来覆去睡不着,回想往事思绪纷。 枕上昏昏欲睡,裹着被子心不宁。 西窗下明月照,几片芭蕉影摇曳。

注释:

  • 更已深:指夜已深。
  • 夜尚永:夜晚还很长。
  • 殿转:翻来覆去。
  • 不成寐:睡不着。
  • 前事省:回想过去的事情。
  • 奠枕:放枕头,指准备睡觉。
  • 昏昏:昏昏欲睡的样子。
  • 拥衾:裹着被子。
  • 耿耿:心中不安,难以入睡。
  • 西窗:西边的窗户。
  • 数叶芭蕉影:几片芭蕉叶的影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伊川,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歌多表现哲理和人生感悟,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简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深夜无法入睡,思绪纷乱的情景。可能是由于内心的忧虑或对往事的回忆,导致作者在夜深人静时难以入眠。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深夜无法入睡的情景。诗中“闲坐更已深,就寝夜尚永”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夜晚的漫长,而“殿转不成寐,却把前事省”则揭示了作者内心的纷乱和回忆的涌动。后两句“奠枕时昏昏,拥衾还耿耿”和“西窗明月中,数叶芭蕉影”则通过具体的动作和景象,进一步强化了作者难以入眠的状态和夜晚的静谧。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沉思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闲坐更已深,就寝夜尚永”: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夜晚的漫长,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2. “殿转不成寐,却把前事省”:揭示了作者内心的纷乱和回忆的涌动,是全诗的核心。
  3. “奠枕时昏昏,拥衾还耿耿”:通过具体的动作,进一步强化了作者难以入眠的状态。
  4. “西窗明月中,数叶芭蕉影”:通过具体的景象,强化了夜晚的静谧和作者的孤独感。

修辞手法:

  • 拟人:“拥衾还耿耿”中的“耿耿”拟人化了作者的内心状态,表达了难以入睡的焦虑。
  • 对仗:“奠枕时昏昏,拥衾还耿耿”中的“昏昏”和“耿耿”形成了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作者在深夜无法入睡时的内心纷乱和对往事的回忆。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具体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沉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 “西窗明月中,数叶芭蕉影”:明月和芭蕉影是诗中的重要意象,明月象征着静谧和孤独,芭蕉影则增添了夜晚的幽静和作者的孤寂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殿转不成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状态? A. 睡得很香 B. 难以入睡 C. 做梦 D. 醒来
  2. “西窗明月中,数叶芭蕉影”中的“明月”象征着什么? A. 光明 B. 孤独 C. 希望 D. 温暖
  3. 诗中“拥衾还耿耿”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临江仙·夜归临皋》:同样描绘了夜晚的静谧和作者的内心世界。
  • 杜甫《月夜忆舍弟》:通过月夜的景象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与苏轼的《临江仙·夜归临皋》相比,邵雍的《不寝》更注重内心的描绘和哲理的表达,而苏轼的诗则更注重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邵雍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邵雍的文学地位。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点绛唇·多事春风 点绛唇 点绛唇 其四 春霁 点绛唇 次吕叔泰韵 点绛唇 清秋 点绛唇 秋日思乡 点绛唇 点绛唇·代人寿鄱阳姜伯彰七十 点绛唇 点绛唇 舟行秋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鬼籍 两歧麦秀 秃宝盖的字 包含廉的成语 捐金沉珠 残编裂简 褒衣危冠 耳刀旁的字 沉结尾的成语 印信 米字旁的字 囹圄生草 蓇葖 包含专的词语有哪些 甘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诗归 无字旁的字 壮布 言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